一年级上册1.3《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1.3《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我是小学生啦《3我认识您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学校生活中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学校生活中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教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体验,让他们了解教师、同学的重要性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掌握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于学校生活和人际关系还比较陌生。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建立新的友谊。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四、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学校生活中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教师、同学的重要性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掌握建立良好关系的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通过提问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意义和好处,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学校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学校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我认识您了。
(三)新课探究
学习活动一:了解教师的重要性和角色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教师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学校中感受到的教师的关爱和帮助。可以引导学生谈谈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指导,以及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要尊重教师、听从教导。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方法。
学习活动二:了解同学的重要性和角色
1.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同学友好相处的经验和方法,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解决矛盾的方法。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快乐。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快乐。
3. 教师总结并强调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珍惜友谊、共同进步。
学习活动三: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
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相关内容。
2. 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学校中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情况,以及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要求。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如何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的方法和技巧。
(四)达标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或活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例如:让学生列举教师的重要性和角色是什么、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有哪些等。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
六、习题设计 
1. 下列哪个是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多选)
A. 学习知识B. 遵守纪律C. 锻炼身体D. 没有要求
2.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多选)
A. 尊重他人B. 关心他人C. 帮助他人D. 吵架打架
3. 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多选)
A. 传授知识B. 关心学生C. 管理学生D. 没有职责
4.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章制度?()(多选)
A. 按时到校B. 认真听讲C. 爱护公物D. 随意打闹
5. 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对同学的尊重?()(单选)
A. 在背后说同学坏话B. 给同学起外号
C. 与同学互相帮助D. 不理睬同学
6. 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对学校的爱护?()(单选)
A. 乱扔垃圾B. 在墙上乱涂乱画
C. 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D. 不遵守纪律
7. 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对学习的认真负责?()(单选)
A. 经常抄袭作业B. 不做作业C. 认真听讲D. 不在乎成绩
8. 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对集体荣誉的关心?()(单选)
A. 不参加集体活动B. 不关心班级荣誉
C. 主动为班级争光D. 只为自己利益着想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教师、同学的重要性和角色,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教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时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小学生。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学校生活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