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流和湖泊 课时设计主题: 黄河课时: 共 3 课时,第 3 课时【背景分析】1.课标陈述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和由此带来的开发或防治 问题。概括为两部分:一是源流概况和水文特征, 二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水能开 发、农业灌溉、泥沙问题等)。正文总述部分介绍河流概况: 首段介绍了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型流经我国 北方, 第二段给出了黄河的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的划分。正文后半部分以四段文字配以景观图分河段给出黄河的上、中、下游水文特征及与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黄河上游与长江一样表现出落差大的特征,由于流经地区偏干旱,黄 河水在此段的灌溉作用对于沿岸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意义重大。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冲刷、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受其影响,成为了世界上含沙 量最大的河流。活动题“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给出了位于黄河上四个水文站的含沙量测量记录及 水文站点的分布,通过比较判断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并分析不同河段含沙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河下游由于流速减缓, 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了“地上河”,遇洪水易决口,威胁两 岸人民群众的生存。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 形成了河口三角洲。黄河治理的关键是治沙, 在中游主要是减少水土流失, 因而需要开展水土保持。下游可 以通过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等措施降低洪涝的危害。两篇阅读分别关注黄河的自然灾害和黄河水能开发利用。凌汛是北方河流特有的一种现 象, 与南方河流的洪涝灾害产生的季节、原因、减灾措施有很大的不同,与前一课时长江的 洪涝灾害阅读形成比较。黄河的水能开发选择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加以介绍,在阅读时要 注意其功能上不仅是水能的开发,还兼具治理黄河的作用。活动题“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设计是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开展野外地理观察、 讨论等活动。例如, 实地观察家乡某条河流, 描述该河流的特征。3.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黄河之前,已经学习了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以及与地形、气候等其他地理要 素之间的联系;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 河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河流所处区域的自然特征去认识和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学习目标】1.指图准确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 湟水、渭河、汾河等支流, 找 到上、中、下游分界点。2.从流速、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准确概括各河段水文特征。3.举例说明黄河在水电开发,农业灌溉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通过小组合作 从多方面说出适度开发黄河的重要性。4.用表格总结黄河的忧患及出现的河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能用地理语言说 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评价任务】一、过程性评价:(20 分)【评价 1】目标 1·指图准确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湟水、渭河、汾河等支 流,找到上、中、下游分界点。评价任务: 同桌之间,相互指图,说出: 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湟水、 渭河、汾河、河口、桃花峪,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评价 2】目标 2·从流速、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准确概括各河段水文特征。(1)上游:落差 , 资源丰富。(2)中游:落差 ,水能 ,含沙量 。(3)下游:泥沙 ,形成著名的“ ”。评价任务: 同桌之间, 相互描述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评价 3】目标 3·举例说明黄河在水电开发,农业灌溉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能通过小组合 作从多方面说出适度开发黄河的重要性。评价任务:结合所学内容, 完成下列各题。(1)提供水源: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 。上游的 平原和 平原利用黄河 水发展灌溉农业。( 2 ) 水 能 资 源 : 黄 河 的 游 和 游 蕴 含 有 丰 富 的 水 能 , 原 因: 。(3)在上游大量引黄灌溉会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 。【评价 4】目标 4·用表格总结黄河的忧患及出现的河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能用地理语 言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评价任务:(1)完成表格,梳理黄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危害 河段 应对措施(2)说明“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二、随堂测试评价:(20 分,每空 2 分)(目标 2)1.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对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河段“天下黄河富宁夏” B.②河段“一碗水半碗泥”C.③河段支流众多 D.①和③河段在初春时节容易发生凌汛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第 2~3 题。(目标 4)2.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 )A.成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B.近年来气候干旱, 降水少C.位于干旱地区 D.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用水量过大(目标 3)3.小浪底和刘家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河流径流量大 B.落差大C.河道弯曲 D.河流泥沙含量小如图为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4~5 题。(目标 4)4.从图中各水文站的含沙量数据可知, 含沙量增加最大的河段是 ( )A.源头——兰州 B.兰州——河口 C.河口——陕县 D.陕县——入海口(目标 4)5.该河段含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C.工业发展快, 土壤污染严重 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面积减少(目标 1)6.填图(1)黄河发源于 A ,上中游分界点是[ ] ,中下游分界点是[ ] 。(2)主要支流:E(3)F 所在地形区为:本节课总分:【学习活动】导入:下走船在天上行”,那么黄河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揭晓黄河神秘的面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认识长江的? (预设)学生: 支流、地形区……航运、洪涝灾害、水能 ……好, 这节课,我们就用学习长江的方法, 继续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 请同学们阅读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并圈画出关键词。出示目标:1.指图准确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 湟水、渭河、汾河等支流, 找到 上、中、下游分界点。2.从流速、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准确概括各河段水文特征。3.举例说明黄河在水电开发,农业灌溉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通过小组合作从 多方面说出适度开发黄河的重要性。4.用表格总结黄河的忧患及出现的河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能用地理语言说明 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过渡)李白在诗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天”和 “海”分别指的是哪里呢?让我们开始本节课的第 1 个学习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45 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两分钟后请两位同学上台指图说明。读 45 页图 2—3—5,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黄河的发源地以及最终注入的海洋。2、指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3、找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湟水、渭河、汾河。4、找到河口、桃花峪, 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学生上台指图, 全对的同学小组加分。(评价)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指图说出这些信息, 互相打分。【评价 1】目标 1·1.指图准确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 湟水、渭河、汾河等支流, 找到上、中、下游分界点。评价任务: 同桌之间, 相互指图,说出: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地形区、湟水、渭河、 汾河、河口、桃花峪,黄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请得满分的同学举手。(预设)满分同学较少。请小组同学间互相合作学习,把不会的同学教会。(过渡)河流承载着环境的变化,黄河流程长跨度大, 环境复杂, 各河段表现出的自然 特征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进行第 2 个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看视频,并结合课本 45 页图, 从河流的流速, 流量,含沙量等方面概括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并完成评价单上的填空。(1)上游:落差 , 资源丰富。(2)中游:落差 ,水能 ,含沙量 。(3)下游:泥沙 ,形成著名的“ ”。请完成的同学举手。找一位同学,告诉大家,黄河的上、中、下游河段各有怎样的特征? 全对的同学小组加分。原来黄河的各河段差异很大, 一碗水半碗泥, 指的是黄河的哪一个河段呢? (预设)中 游。“人在水下走, 船在天上行”是哪一个河段呢? (预设)下游。黄河水流清澈, 是哪一 个河段呢? (预设) 上游。(评价)好,大家说的很好, 那我们互相检测,有没有真正的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 呢?请大家说给同桌听, 并且给同桌打分。【评价 2】目标 2·从流速、流量、含沙量等方面准确概括各河段水文特征。(1)上游:落差 , 资源丰富。(2)中游:落差 ,水能 ,含沙量 。(3)下游:泥沙 ,形成著名的“ ”。评价任务: 同桌之间, 相互描述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得满分的同学举手。(预设)满分同学较少。请小组同学间互相合作学习,把不会的同学教会。(过渡)那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有迂回婉转, 也有惊涛澎湃, 我们为什么称它为母 亲河呢?接下来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 3 个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读课本 45 页图 2-3-5 黄河流域图,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观察图中水电站的分布,概括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哪些河段,并解释原因。2、在图中找到: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结合当地景观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 黄河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请完成的同学举手。找两位同学展示答案。全对的同学小组加分。(过渡)引黄灌溉,使干旱区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变得美丽富饶,那我们能不能引更 多的黄河水使西北的荒漠变成良田? (预设) 不能。追问, 为什么呢? (预设) 运输水的路 途较远,黄河的水太少, 这样会把黄河的水用光……(小组加分)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 好,引更多的黄河水。可能会使黄河中游和下游的水量减少,而且过度开发会影响生态平衡。(评价)请大家完成评价 3 的内容。同桌之间相互打分。【评价 3】目标 3·举例说明黄河在水电开发,农业灌溉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能通过小组合 作从多方面说出适度开发黄河的重要性。评价任务:结合所学内容, 完成下列各题。(1)提供水源: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 。上游的 平原和 平原利用黄河 水发展灌溉农业。( 2 ) 水 能 资 源 : 黄 河 的 游 和 游 蕴 含 有 丰 富 的 水 能 , 原 因: 。(3)在上游大量引黄灌溉会导致黄河中下游水量 。请得满分的同学举手。(预设)满分分同学较少。请小组同学间互相合作学习, 把不会的同学教会。(过渡)合理利用黄河的贡献能创造巨大的财富, 黄河百害, 惟富一套。就是我们在刚 才的学习中提到引黄灌溉的河套平原。黄河虽然有着灌溉与水能之利, 但也有许多危害。比 如诗句中提到的,“九曲黄河万里沙”,还有“欲渡黄河冰塞川”等。母亲河的称呼倾注了我 们对黄河的无限深情,同时也有许多牵挂。活动 41、观看黄河凌汛的视频并结合课本 46 页阅读《黄河凌汛》,找出凌汛发生的河段、时 间以及治理措施。播放视频, 同学一边看视频一边找出问题的答案。请完成的同学举手。找一位同学展示答案。全对的同学小组加分。除了凌汛, 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有哪些危害呢? 出示合作问题:2、结合课本 47 页活动《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图文材料,判断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哪一河段, 并说明原因。3、用语言描述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4、用表格总结黄河的忧患及出现的河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危害 河段 应对措施凌汛 上、下 轰炸冰坝水土流失地上河请完成的同学举手。请三到四位同学展示答案。全对的同学小组加分。黄河从中游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淤积形成地上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但是这些泥沙带来的只有危害吗?再展示黄河各河段泥沙含量图, 下游 24.7 的泥沙去哪里 了?预设(冲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请大家仔细观看, 黄河三角洲从 1984 年到 2016 年的面 积变化视频。你从这个视频中发现了 1984年到2016年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得……?黄河的泥沙含量 很大,虽然在下游淤积形成了地上河,但是也冲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 并且黄河三角洲的面 积在不断的扩大。黄河的泥沙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大家一定要辩证的去看待黄河!接下来我们打开评价单, 完成评价 4。完成以后, 同桌之间交换批改。【评价 4】目标 4·用表格总结黄河的忧患及出现的河段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能用地理语 言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评价任务:(1)完成表格,梳理黄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危害 河段 应对措施(2)说明“地上河”的形成原因:请得满分的同学举手。(预设)满分同学较少。请小组同学间互相合作学习,把不会的同学教会。 总结、评价:请大家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让我们做一组习题, 检测本节课大家的学习情况。对答案相互批改。请同学们核算每个人的总分,小组组长填写每个人的分数。交给老师, 老师作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