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邹城市第六中学 周 达●课程标准要求: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讲述戚继光抗倭等事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③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欧洲殖民者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的侵略活动。2、过程与方法①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法重点: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通过材料、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由浅入深掌握重点。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难点解决方法:试图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教学过程课前:屏显课件封面 (背景音乐:韩磊 《我们相爱天地间》)Ⅰ 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有缘与你们相识,并一起上一节历史课,老师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在,网上有一个热词:“一带一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听说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国家郑重推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重新启动海上丝绸之路。让我们借助一段视频资料加以了解:屏显:历史影院,播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片段。导入:提起海上丝绸之路,我们自然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起600多年前的一位伟大航海家——郑和。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明朝,一起去领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找一位同学读)1.记住:郑和与戚继光的事迹及影响。2.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3.领悟:认识和平友好是外交的主流,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本节课,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板块来展开:(学生齐读)强国下的和平大使边患里的民族卫士危机中的受骗弃儿Ⅱ 学习新课:公元1405年,一个名叫郑和的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航海家引领人类的航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那么,郑和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力量使郑和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航行?让我们进入第一板块:强国下的和平大使一、初识郑和与“西洋”郑和何许人也?请一位同学大声朗读有关郑和的简介:屏显:人物档案、西洋地图让我们同样了解一下西洋的范围:屏显:西洋地图通过图片展示、学生了解郑和身世,西洋的位置。形成一个准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自主学习】屏显:郑和下西洋预习表格本部分将由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一二三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梳理出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点。在组内合作交流后,展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补充,纠正。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知识点。刚才,我们通过教材粗略感知了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下面我们借助一段视频,再次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屏显:历史影院,播放《1405郑和下西洋》片段。郑和,从1405到1433,前后28年时间,在惊涛骇浪中航行万余里,如此大规模的航海,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再现郑和路。展现航海日志,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成祖的大力支持。2、先进的技术与设备。3、强大的国家实力。4、优秀的合作团队。有了以上的充分准备,一次大规模的航海冒险开始了。借助《郑和下西洋航线》示意图,动画显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通过“两张邮票”向学生介绍友好交往的史实。阿拉伯:郑和到了阿拉伯,把我们国家的丝绸和瓷器送给了当地的人民,传达了我们的友谊。非洲:郑和到了非洲,受到当地黑人的热烈欢迎,当地居民并把长颈鹿赠送给了郑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呢?【史料学史】分析两则材料,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意义一: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意义二:郑和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给学生1分钟时间,加强记忆。郑和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亚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郑和奉行“强而不霸,弱而不欺”的和平外交政策,他用真诚书写了一段段和平友好的佳话。至今,许多国家和人民仍然以各种形式怀念这位著名的航海家。下面我们通过一段配乐材料感受一下。资料:1998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世界航海名人,郑和是东方唯一的一名。2000年,美国《生活周刊》将郑和列为千年全球百位名人之一。今天,世界各地纷纷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发行邮票拍摄电影、举办纪念大会……回望历史,郑和船队给世界带来的是美好的礼物,而不是征服者的剑。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假设我们正在参加郑和下西洋610周年的全球纪念大会,请你为世界级的航海家郑和拟写一段颁奖词。给学生3分钟时间写作,并给以指导。学生展示作品,老师进行点评。教师出示颁奖词,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拥有世界一流的战船,却强而不欺,威而不霸,体现了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底蕴与气度。”“他不仅是一个航海家,也是一个外交家,更是中华文明的和平使者。 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略了郑和波澜壮阔的航海,也感受到了亚非各国与我们的友好交往,这一切都建立在明朝初期雄厚的国家实力之上,然而,随着明朝中后期国力的衰弱,东南海防出现了严重危机。我们进入第二板块:边患里的民族卫士。出示“明朝海防报告书”来自亚洲的威胁。提问:什么是倭寇?最早出现的时间是?补充完整报告书上的大事:“戚继光抗倭”戚继光何许人?出示戚继光人物档案,学生自读教材,完成人物档案。【自主探究】屏显:戚继光抗倭知识提纲。快速阅读课文98页的正文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明朝中期,海波为何不平?2.海波平息了吗?是如何实现的?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高贵品质?本部分将由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出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点。在组内合作交流后,展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补充,纠正。【图说历史】屏显: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结合地图阐明“倭寇”概念,再让学生搞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看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问题,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已经更好的评价戚继光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进而得出抗倭斗争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合作探究】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胜利?本部分先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梳理出革命过程中的几件大事及重要历史人物,然后合作交流,启发学生举例说明,其余同学可作补充。教师做出总结:屏显以下内容——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3、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从这两句诗中体现出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质?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各抒己见,得出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光具有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思考我快乐】戚继光是一个民族英雄。引出方法天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是民族英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进一步落实课标。过渡:我们共同了解了明代我国东南沿海遭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来入侵的史实和戚继光英勇抗击倭寇的壮举,戚继光的抗倭并没有改变明朝中后期的危局,接踵而至的是来自欧洲的危机。我们进入第三板块:危机中的受骗弃儿。补充完整报告书上的大事:“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澳门的居住权”出示“澳门地图”1、强调澳门的组成2、强调“澳门被骗的事实”3、强调“澳门被骗的是居住权,而澳门的主权依然属于明朝政府”屏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的手段,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出示“澳门回归示意图”回归后的澳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像盛世莲花一样,冉冉升腾,澳门的明天将更加美好。Ⅲ 课堂小结 屏显知识结构。师讲授:明朝前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属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进行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的反映了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转为衰落了。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知识结构把握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会系统有序的掌握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得出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Ⅳ课堂检测通过四个选择题巩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束语:回望600年前的征帆远影,七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为何在郑和以后,没有第二个郑和呢。郑和的征帆落下,开放的帷幕也随之落下。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华民族上演了闭关锁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300多年的闹剧,也上演了割地赔款、屈膝求和、丧权辱国的悲剧。几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道理———落后就会挨打,如果没有强大综合国力作保障,就很难保证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同学们:改革开放的今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再一次扬帆起航,世界给了中国一次机会,中国正努力还世界一个奇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