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9.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把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的能力(3)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拿破仑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观念,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革命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权宣言》的颁布(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1)雅各宾派专政(2)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三、教学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的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业,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心理心生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法国大革命当美国独立战争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资产阶级革命的春风吹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大革命。活动2【讲授】法国大革命展示:教师介绍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两子目标的内容展示这一程。一、法国大革命1.革命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那么,又是什么矛盾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指出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从而得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总结并过渡:这场革命的爆发不仅仅因为深刻的社会矛盾,它当然也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鲜明的现实性因素(如书本78页小字部分提到的三级会议)。复杂的历史性因素使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7月14日一触即发,并很快席卷法国大陆,动摇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又波及到了周边的欧洲国家。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历史片段回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显示:2.革命的过程教师提问:掀开法国大革命历史性序幕的事件是 显示:第一阶段革命的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教师提问:巴士底狱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讲述:据说群情激奋的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后释放了七名犯人(四名造假贩子,两名精神病人和一位行为不检的伯爵),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还成为了法国国庆日。教师提问:尽管攻占了只有7个在押犯人的巴士底监狱,但历史学家还是认为这次事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你是如何看待的 教师评价学生回答。并继续提问:由反对的对象和领导阶级来看,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又是怎样的 过渡:在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又逐步控制了巴黎地区,甚至攻占了王宫。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凭借其经济地位、政治才能掌握了政权。为了巩固与保护资产阶级政治利益,法国大革命也颁布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法律文件,它是 显示:第二阶段颁布《人权宣言》(1789年)材料:*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教师提问:从《人权宣言》的条款中我们能否看出它主要体现了哪一阶级的利益要求 教师总结:《人权宣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是法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对否定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教师讲述:《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向全世界宣布了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过渡:然而,《人权宣言》有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它并没有使特权阶级与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得到缓和,相反,人民在斗争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为了捍卫大革命的果实,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显示:第三阶段: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教师提问: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意味着什么 过渡:废除君主制度后,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但却遭到了欧洲反法同盟的一次次进攻,与此同时,法国国内形势也动荡不安,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对外打退外国军队的进攻,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将革命推向了高潮。显示:第四阶段:高潮——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过渡: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内讧,陷于孤立的罗伯斯庇尔也末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欧洲封建君主拼凑起来,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中被罗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党人统治。这时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已过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庇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而此时,法国大革命的高潮也随之结束。显示:第五阶段:高潮结束1794年7月。教师指出: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意义深远。书中是这样评价的:教材中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描述其意义,谁能帮助教师解释一下呢 教师总结,学生齐读并勾画: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过渡: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期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不安,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是拿破仑,历史又淘汰了热月党人,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仑执政,担负起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教师:课前老师给各组同学们留了一道作业题:收集拿破仑的有关资料,把所知道的拿破仑介绍给大家。在介绍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非常好,通过各组交流,我们大家对拿破的一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下面老师要检查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显示拿破仑的传奇一生。并给出夺权、建国、巩固、灭亡几个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教师简要讲述《法典》与对外战争。教师指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巩固了帝国政权,同时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同时具有的侵略性和因此导致的各国人民的反抗也成为强大帝国败亡的根本原因。活动探究:评价拿破仑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我们现在进行辩论赛,请各小组同学有理有据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活动3【活动】法国大革命各组学生分别从拿破仑的生平;拿破仑初露锋芒;拿破仑戎马一生;拿破仑军事专政等方面介绍。学生讲述拿破仑对外战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