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冷战 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一、冷战的含义:冷战是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的实质: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二、冷战的原因:(1)美国: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2)苏联: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三、冷战的形成过程(表现)1.拉开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分为两部分。“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2.开始: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内容:①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营垒: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②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对抗苏联,称霸世界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3.发展: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 马歇尔计划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称霸世界。影响: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对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遏制了共产主义4.基本形成:德国分裂(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2)柏林危机:①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抗议。②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③大约11个月后,经过秘密谈判,双方同时解除封锁。(3)德国分裂: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 东德”③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5.最终形成:“北约”与“华约”(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①标志: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②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③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④性质: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①标志: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②内容: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③性质: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3)影响:标志着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级格局形成。6.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区分两个概念的时间节点:冷战: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开始---1955年“华约”成立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关系:两极格局是指二战后出现的国际格局。冷战是指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的影响:积极:①美苏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②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消极:导致了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上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苏联成立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 1947年马歇尔计划 1949年成立经互会军事上 1949年建立北约 1955年建立华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