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上近代史上主题二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备课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川教版九上近代史上主题二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备课手册

资源简介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考点名称:瓦特与蒸汽机
瓦特: 詹姆斯·瓦特(1736-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这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功率的单位称为瓦特,常用符号“W ”表示。瓦特是国际单位制中间的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常用符号“W ”表示。 蒸汽机: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产生的影响: 1.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发展,大工业生产; 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瓦特设计的改良蒸汽机:
考点名称:火车的诞生(英国史蒂芬孙),汽船,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汽船: 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 蒸汽汽车: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来代替马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的支离破碎。
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产生影响的原因: 1.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并迅速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对工厂资源的供给,交通运输发生了质变; 2.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采矿业日益发展,为了解决资源运输问题,交通工具发生变化; 3.随着蒸汽机车、汽船的发明,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转变,铁路交通迅速发展起来。 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的影响: 1.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人们开始改进运输工具; 2.1807年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分孙发明蒸汽机车,人类交通运输进入新时代; 3.促进了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考点名称:珍妮机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纺织业的生产工具变革: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1768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柯莱特发明卷轴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走锭纺纱机(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考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人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技术革命。由于以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特点: 1.英国生产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 1.市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扩大了海外殖民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2.资本:海外掠夺及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3.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组织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4.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的积累; 5.社会环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内社会状况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的原因: 1.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资料; 2.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的交通具提供纽带; 3.世界殖民体系提供保障。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以自由主义为原则,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中给与他国最惠国的待遇,逐步取消关税保护。通过基本准则的确立,使国际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熟。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