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 教案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上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 教案1

资源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项目二 防火报警器的制作
教案编号:03—02—0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防火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
2、了解电路中所用到的元器件;
3、认识晶体管,掌握它的符号、结构及特性;
4、理解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等
二、重点难点
重点:晶体管的符号及放大特性
难点:晶体管特性曲线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导体、PN结及二极管等内容,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铺垫。晶体管也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与二极管的主要区别是内部有两个PN结,外面有三个引出电极,所以,学生很容易联想过渡。晶体管是组成各种放大器的基础,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录音机和收音机等都含有放大器。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去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的晶体管、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前面学到的二极管引导学生复习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及PN结等。提问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参数等。然后自然过渡到另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元件——晶体管。
2、新授阶段
(1)出示投影(课本图2-1 防火报警器的原理图)
让生认识电路图,了解图中的各元器件。并强调指出其中的晶体管VT是整个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今天我们就先重点来学习这种元件。
(2)了解晶体管的定义、结构、符号及外形图及种类
出示投影(课本图2-2 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讲解其结构,然后让学生观察PNP和NPN的结构特点,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
(3)拿出几种不同形状的晶体管实物在实物投影仪上投影展示或直接让学生观察实物,增强学生的感性意识。
(4)晶体管放大原理
投影出示(课本图2-5 晶体管各极上的电流分配关系) 让学生观察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然后让生观察在电阻改变时各个电流表的读数。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1)电流分配关系 IE =IB +IC
且 IE IC
2)电流放大作用
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 IC/IB
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IC/△IB
(5)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教师首先给出输入特性曲线的定义,然后投影出示(课本图2-6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图)。教师要从内部电子转移的观察简述曲线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输入特性曲线的特点:A、输入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并随着UCE的增大曲线向右移。 B、对于硅管:死区电压是0.5V,导通电压是0.7V;对于锗管:死区电压是0.1V,导通电压是0.3V。
教师给出输出特性曲线的定义,然后投影出示(课本图2-7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教师要从内部电子转移的观察简述曲线形成过程。
教师讲解输出特性曲线中的三个区域及其特点。即:截止区是指iB=0以下的区域;饱和区指虚线与纵轴之间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不再随着基极电流IB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区指近乎平行线的区域。晶体管在放大区具有恒流特性和放大作用。
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
3、课堂小结:(略)
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
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6、板书设计:(略)
7、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