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5.3 科学探索:物质的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5.3 科学探索:物质的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5.3 科学探索: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会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讨论、交流和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
2.经历建立密度概念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经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领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根据什么来鉴别不同物质的
颜色、软硬、气味
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设计思想:
1.测出一些相同物质的体积与质量,再比较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
2.测出一些不同物质的体积与质量,再比较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
设计表格
研究表格 质量m/g 体积V/cm 比值(质量:体积)
数值 单位
水 1 10 10 1 g/cm
2 20 20 1 g/cm
3 50 50 1 g/cm
铁 1 79 10 7.9 g/cm
2 158 20 7.9 g/cm
铜 1 89 10 8.9 g/cm
2 178 20 8.9 g/cm
铝 1 27 10 2.7 g/cm
2 54 20 2.7 g/cm
结论: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相同体积的质量相同的.
3.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恒定不变的.
4.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符号:“ρ”,读做“肉”。
密度的说明:
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温度、压强)的密度是不变的;例如:水在不同温度的时候密度不同。
3.“特性”与“属性”:属性不需要附加条件,如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和质量没有关系;而特性是需要附加条件的;如,水在40C的时候密度最大,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水的密度就会改变。
二、课堂探究
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思考:
1.铁块、铝块和铜块,如何来区分它们?
2.用纸把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和铜块分别包起来,那如何来分辨它们呢?
3.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
4.若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你又如何来区分它们?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如:颜色、软硬、气味、味道等,人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物质的。
实验1: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托盘天平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
质量 /g 体积 /cm
铁块 10
铜块 10
铝块 10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2: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实验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讨论实验方法和所需器材:
砝码 托盘天平 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刻度尺
三、新知梳理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
2、公式:
3、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
克每立方厘米
4、换算关系:
1g/cm=1x10kg/m
5、物理意义:
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x10kg
6.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大小与物质的 种类(及状态)有关,与m、V无关。
四、课堂小结
1.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用“ρ”。
2.密度公式: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米 kg/m
常用单位:克/厘米 g/cm
4.测量密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