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B—11 C—12 O—16 P—31 As—75Ga—70 Ge—73 Ni—59 Cr—52 Cl—35.5 F—19 Cu—64 Na-23 S-32 Ca-70Cl-35.5 Co-59 Ag-108第I卷(共126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为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 现有普通水稻和耐 盐碱水稻若干, 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 0.3g/mL 的 KNO3 溶 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 结果如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Ⅱ组水稻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加,说明Ⅱ组水稻为耐盐碱水稻B. Ⅱ组水稻的曲线不能无限上升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关C.A→B 段, Ⅰ组水稻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B→C 段是Ⅰ组细胞从开始就主动吸收 K+、 NO3 (-)导致的2、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匹配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关于酶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不相匹配的是( )A.利用淀粉酶、 蔗糖酶、 淀粉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荧光素酶、 荧光素、 ATP、 重金属离子探究重金属对酶活性的影响 C.利用过氧化氢、 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D.利用淀粉酶、 淀粉、 不同 pH 的缓冲液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3、 在含有 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 DNA 复制时, BdU 会取代胸苷掺入新合成的链中, 形 成 BrdU 标记链。 若将一个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 置于含 BrdU 的培养液中进行 连续两次相同分裂方式的分裂, 最后产生 4 个子细胞(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在第一次细胞分裂中期, 1 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条数是 20B.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 核 DNA 中被标记的 DNA 单链所占的比例是 1/2C.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 形成的 4 个子细胞中可能有 2、 3 或 4 个细胞含亲代 DNA 链 D.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 形成的 4 个子细胞中未被标记的染色体的条数从 0 到 20 都有 可能4、 2022 年 2 月 4 日晚,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冬奥会滑雪赛场上运动员在寒冷的雪地比赛时, 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A.运动员在寒冷的赛场上神经系统兴奋性比温暖的室内高B.寒冷环境下运动员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属于非条件反射C.在寒冷的赛场上, 运动员正常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运动员体内促使肝糖原分解的信息分子主要是胰高血糖素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5、 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 细胞中 7 号染色体的同源 染色体有三条, 即染色体数为 2n+ 1=25。 下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 7 为染色体标号; A 为抗病基因, a 为非抗病基因;① ~ ④为四种类型配子)。 已知配子都能参与受精作用。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 ”处的基因是 A.且配子概率比值为 AA:a:Aa= 1: 1: 2B.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 则配子②和③不可能来自一个 初级精母细胞。C.有一些抗病水稻, 其中有部分杂合子, 现通过连续自交并每代拔除感病植株来提高纯 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导致 a 的基因频率下降。D.除去套袋环节, 改为每代自然传粉并拔除感病植株, 也可以达到提高纯合抗病植株比 例的目的, 这种方法相对于连续自交来说, 育种进程会更快。6、 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 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 会在草甸 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 土丘需 6 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 图 1 中 CK、 A、 B、 C、 D 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 5 个区域。图 2 表示演替至第 6 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D.彻底消灭鼢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化学与生产、 生活、 科技及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B.大气中 PM2.5 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熔融氧化镁的方法, 来制备金属钠和镁D.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 生石灰、 还原铁粉等, 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8.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 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NAB.5.6g 铁粉与 0. 1L1mol . L一 1 的 HCl 的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 0. 1NA C.标准状况下, 2.24LSO2 与1. 12LO2 充分反应, 生成的SO3 分子数目为 0. 1NAD. 1.7gNH3 完全溶于1LH2 O 所得溶液, NH3 . H2O 微粒数目为 0. 1NA9.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 MnO2+H2O+e- =MnO(OH)+OH-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Pb2++2H2O-2e- = PbO2+4H+C. K3 [Fe(CN)6 ] 溶液滴入FeCl2 溶液中: K++Fe2++ [Fe(CN)6]3-=KFe [Fe(CN)6]↓ D. TiCl4 加入水中: TiCl4+ (x+2)H2O =TiO2 ·xH2O+4H++4Cl-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10. 日光灯中用到的某种荧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W3 (ZX4 )2 . WY2。 已知: X、 Y、 Z和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 20 号元素, W 为金属元素, 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Y 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Z 原子序数比 X 和 Y 原子序数之和少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X > Y > Z > W B.原子半径: X < Y < Z < WC.Y 和 W 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 D.Z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11.吡啶() 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 2- 乙烯基吡啶(VPy) 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 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Py 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 B. EPy 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 VPy 是苯乙烯的同系物 D.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12.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保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甲中注射器的活塞往右拉,能自动恢复到原位, 说明甲装置气密性好B.将甲虚线框中的装置换为乙装置,滴入稀硫酸后若注射器活塞右移, 说明锌与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C.用丙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 NaOH 要缓慢倒入稀硫酸中 D.丁装置是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操作13.常温下,用浓度为 0.0200 mol . L一 1 的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0.0200 mol . L一 1 的HCl 和CH3COOH 的混合溶液,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 随η( η = V (V)待 测 溶 液 (标 准 溶 液)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a (CH3COOH) 约为 10一4.76B.点 a: c (Na+ ) = c (Cl一 ) = c (CH3COO一 ) + c(CH3COOH)C.点 b: c (CH3COOH) < c (CH3COO一 )D.水的电离程度: a二、 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计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14. 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 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 如: 理想模型法、 极限 法、 控制变量法、 放大法等。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采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 ”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 是采用了理想模型法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x = v 0 t + a t 2 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D.引入“重心 ”概念时, 运用了等效的思想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15.2023 年 5 月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船发射后会在停泊轨道 (Ⅰ)上进行数据确认, 后择机经转移轨道(Ⅱ)完成与中国空间站的交会对接, 其变轨过程 可简化如图所示, 已知停泊轨道半径近似为地球半径 R, 中国空间站轨道(Ⅲ)距地面的高 度为 h, 飞船在停泊轨道上的周期为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转移轨道(Ⅱ)上 P点的速度为 v =2 π RT1B.飞船在转移轨道(Ⅱ)上 P点的加速度小于 Q点的加速度(T12)C.飞船从 P到 Q的运动时间至少为((h2R|1+)3|)()D.空间站内的物品或宇航员处于“漂浮 ”状态, 说明此时它们受力平衡16.有一水龙头以 700 g/s 的流量将水竖直注入盆中,盆放在磅秤上 ,如图所示, 盆中原来无水,盆的质量为 500 g,注至 10 s 末时,磅秤的读数为 83.3 N,重力 加速度取 9.8 m/s2,则此时注入盆中的水流的速度为 ( )A. 10 m/s B. 14 m/s C. 16 m/s D. 18 m/s17. 一物块在高3.0m、 长5.0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 Ⅱ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 A. 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6.0m/s2)C. 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D. 当物块下滑2.0m 时机械能损失了8J(10m/s2), 则( )1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 M、 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一质量为 m 的铁块以水平初速度 v0 滑到平板车上,两者开始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t0 是滑块在车上运动的时间),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块最终滑离平板车 B.铁块与平板车的质量之比 m∶M= 1∶1C.铁块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19.如图所示, 半径为 R 的圆所在平面与某一匀强电场平行, A、 B、 C、 E 为圆周上四个 点, E 为 BC 圆弧的中点, AB//OE, O 为圆心, D 为 AB 中点, 经ACB = θ。 粒子源从 C 点沿不同方向发出速率均为 v0 的带正电的粒子, 已知粒子的质量为 m、 电量为 q(不计 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若沿 CA 方向入射的粒子恰以 v0 cos θ 的速度垂直 AB 方 向过 D 点。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D 间和 OC 间的电势差关系为: UAD = UOCB. 沿垂直 BC 方向入射的粒子可能经过 A 点C. 在圆周上各点中, 从 E 点离开的粒子速率最大D. 若θ =60° , 则匀强电场的场强为 E = 2 (3)qR (mv) 0 220.我国的跳水队被誉为“梦之队” .某运动员正在进行 3 米板跳水训练, 将该运动员看成 质点, 从其向上起跳脚离开跳板的瞬间开始计时, 设 t1 时刻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 t2 时刻运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动员刚好入水, 此后在水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t3 时刻运动员的速度恰好减小到零 . 已知 t2 = 3t1 , t3 = 4t1, 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员离开跳板后, 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路程为向下运动路程的B.运动员离开跳板后, 在空中运动总位移的大小为 6 mC.运动员入水的瞬时速度为 4m/sD.运动员入水的深度 1 6 (2 7) m21.如图所示, 水平线 PQ 上方某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 强磁场。 O 点在边界上且存在粒子源, 可发出方向垂直 PQ 向上、 初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 初速度的最大值为 v , 粒子从 O 点发出即进入磁场区。 最终所有粒子均从 O 点左侧与水 平成 30。斜向左下方穿过水平线 PQ, 所有粒子质量均为 m, 带电量绝对值为 q, 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初速度越大, 从 O 点到达水平线 PQ 的时间越长B. 初速度最大的粒子从 O 点出发到穿过 PQ 的过程中动量变化为 m v C. 速度最大的粒子从水平线 PQ 离开的位置距 O 点的距离为 D. 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 -第II卷 (非选择题)三、 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 每个小题考生 都必须做答。 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 必考题(共 11 题, 129 分)22.(6 分)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为 1.63812cm。 现改成最小刻度 为 mm 的刻度尺去测量,结果应该为 cm ;如果改成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去测量, 结果应该为 cm ;如果改成螺旋测微器去测量,结果应该为 cm .23.(10 分) 从网上为手写笔购买了一节直径为 8.0mm、 高度仅 28.0mm 的小型充电 电池, 其上标有“LR61 ·400mAh ”。 为判断该电池容量(400mAh)是否达标, 同时测 量该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实验小组设计了图(a)所示的电路。 图中, 充电器的输 出电压恒定, V 是量程为 1.0V 的理想电压表, R0 为定值电阻(阻值 10.0Ω) , R 为精密电阻箱(999.9Ω) , 进行了以下实验, 完成步骤中的填空:(1)将 S 掷于“2”,让 LR61 充分放电,然后将 S 置于“ 1 ”为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若充电时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1.00V, 则充电电流I = mA;(2)为保证充电电流不变, 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 应让电阻箱的值 (填“逐渐增 大 ”“逐渐减小 ”或“保持不变 ”);(3)每隔 10min 记录电压表 V 的示数 U 直到充电结束, 作出U - t 图像如图(b)所示, 可判断该电池的容量为 mAh。(结果保留到整数)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4) 将 S 掷于“2”, 不断调整电阻箱, 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R 和电压表的相应示数 U, 算出 的值,并作出 -R 图像如图(c)所示,则 LR61 充满电后的电动势 E = V,内电阻 r =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4. (13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游戏装置,用弹簧制作的弹射系统将小球从管口 P弹 出,右侧水平距离为L,竖直高度为 H=0.5m处固定一半圆形管道,管道所在平面竖直,半径 R=0.75m, 内壁光滑。 通过调节立柱 Q 可以改变弹射装置的位置及倾角,若弹出的小球从 最低点 M沿切线方向进入管道,从最高点 N离开后能落回管口 P,则游戏成功。小球质量为 0.2kg,半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 10m/s2。该同学某次游戏取得成功,试求: (1)水平距离 L; (2)小球在 N处对管道的作用力; (3)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25. (18 分)如图所示, 在坐标原点有一粒子源, 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 v0, 向场区各方向射 出质量均为 m、 电荷量均为+q 的带电粒子. x>0 区域内存在n 组相邻的匀强电场和匀强 磁场, 电场宽度为 d, 电场强度 E= , 方向水平向右; 磁感应强度 B= ,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进入第 1 组磁场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 v1;(2)调节磁场宽度, 恰好使所有带电粒子都不能从第 1 组磁场的右边界穿出, 求磁场的宽度Δx;(3)保持该组合场条件不变, 撤去粒子源, 将另一带电粒子从 O点由静止释放,若该带电粒子恰好不能穿过第n 组磁场的右边界,求该带电粒子的比荷 .26.苯甲醇与苯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苯甲醛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歧化反应制得,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备苯甲醇与苯甲酸, 并测定苯甲酸的纯度。Ⅰ.制备反应原理及反应结束后对反应液的处理步骤如下:已知: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其他苯甲醇 108 - 15.3 205.7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易溶于乙醚、 乙醇 该品可燃, 有 毒, 具刺激性苯甲酸 122 122.4(100℃ 左右开始升华) 248 微溶于冷水, 易溶于 乙醇、 热水 毒性较小, 引 起皮肤刺溴酚蓝:是一种 pH 指示剂,变色范围为 pH=3.0 (黄)~4.6(蓝); 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溶于甲醇、 乙醇和苯, 微溶于水。请根据以上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6 页 共 12 页(Fe2+、AsO34 、Ca2+和Zn2+;)(1) 关于制备、 提纯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 可用乙醚作为萃取剂B.步骤Ⅳ: 具体操作为热水溶解、 加入活性炭脱色、 冷却结晶C.步骤Ⅴ: 产品宜用冷水洗涤D.步骤Ⅴ: 产品可用酒精灯、 沸水浴加热烘干(2) 该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步骤Ⅲ , 装置 a 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 选 择减压蒸馏的理由是 。Ⅱ.苯甲酸的纯度测定:(3) 为精确测定产品纯度, 拟用以下实验方案: 称取mg 苯甲酸样品, 溶于V1mL 浓度为 0.5mol . L一 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 滴酚酞指示剂,用 0.5mol . L一 1 盐酸调至酚酞红色消失。 加入适量乙醚、 溴酚蓝指示剂, 摇匀, 用 0.5mol . L一 1 盐酸滴定, 边滴定边将水层和乙醚层充分 摇匀, 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耗酸体积。 做 3 组平行实验, 所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为V2mL;①“用 0.5mol . L一 1 盐酸调至酚酞红色消失 ”这一操作的作用是 ②滴定终点现象 是 ; ③产品的纯度是 (以质量分数表示)。(已知:i.含镍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有Ni2+、SO24 、Cu2+、)27. (14 分)从铜电解液中分离得到的粗硫酸镍晶体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元素( Cu 、 Fe 、 As 、 Ca 、 Zn 等), 我国科学家对粗硫酸镍进行精制提纯, 其工艺流程如下。ii .饱和H2 S 溶液中, C (H2 S) ≈ 0. 1 mol/L ;iii .部分物质的电离常数和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物质 电离常数 物质 (6.3×10 36)溶度积常数 物质 (6.3×10 18)溶度积常数H2 S (ka2=1.3×10 13)ka1 = 1. 1 × 10 7 CuS FeSNiS (3.2×10 19) Ni(OH)2 (5.5×10 16)CaF2 (4×10 11) ((1)H2S是弱电解质,ka1 ka2=[用C(H2S)、C(H+)和C(S2 )表示]=1.43×10 20。)Fe(OH)3 (2.8×10 39)(2) 滤渣 1 中含有As2 S3 和 S , 写出生成As2 S3 和 S 的离子方程式: (3)解释“氧化除杂 ”中析出 Fe(OH)3 的原因:(4)“氟化除杂 ”中试剂 a 为 。(5)“P204 萃取 ”水溶液的 pH 约为 3.3, 结合下图解释原因:(6) 理论上“硫化除杂 ”之后,溶液中C (Cu2+) = mol/L[计算时C (H2 S) 取 0. 1 mol/L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8. (15 分)CO2 既是温室气体, 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O2 的捕捉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 性 炭 和 NO , 发 生 反 应 C(s) +2NO(g)—N2 (g)+CO2 (g) ΔH。在 T1 ℃时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7 页 共 12 页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T1℃时, 该反应在 0~ 1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 = mol ·L-1 ·min-1; 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②若 30 min 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A.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B. 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C. 通入一定量的 NO D.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③若 30 min 后升高温度至 T2 ℃ , 达到平衡时, 容器中 NO、 N2、 CO2 的浓度之比 为 2∶3∶3,则达到新平衡时 NO 的转化率 (填“升高 ”或“降低 ”),ΔH 0(填 “ > ”或“< ”)。(2)工业上用 CO2 和 H2 反应合成二甲醚。 已知:CO2 (g)+3H2 (g)—CH3OH(g)+H2O(g) ΔH1=-49. 1 kJ ·mol-1 2CH3OH(g)—CH3OCH3 (g)+H2O(g) ΔH2=-24.5 kJ ·mol-1 写出 CO2 (g)和 H2 (g)转化为 CH3OCH3 (g)和 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甲醚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 电量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一种二甲醚-氧 气燃料电池(电解质为 KOH 溶液)的负极反应式为 。(4)常温下, 用 NaOH 溶液做 CO2 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 而且还可得到重要的 化工产品 Na2CO3。① 若 某 次 捕 捉 后 得 到 pH = 10 的 溶 液, 则 溶 液 中 = [ 常 温 下 Ka 1 (H2CO3)= 4.4×10-7、 Ka2 (H2CO3)= 5×10-11]。②欲用 2 L Na2CO3 溶液将 4.66 g BaSO4 (M= 233 g · mol-1)固体全都转化为 BaCO3, 则所用 Na2CO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已知: 常温下 Ksp (BaSO4) = 1×10-11, Ksp (BaCO3)= 1×10-10;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29.(10 分) 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图 1 是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 CO2 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图 2 是在光照为 1000Lux 下测得温度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叶片从外界吸收的 CO2 在酶的作用下与 结合, 形成两个 C3.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 C3 接受 释放的能量, 被 还原。 (2) 据图分析, 图 1 是在 ℃下测得的结果。 如调整温度为 20℃ , 重复图 1 相关实 验, A 点会向 (填“左下 ”或“右上 ”)移动。(3)据图推测, 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 (填“强 ”或“弱 ”)光照、 (填“高 ”或“低 ”)温环境中。 为探究其根本原因, 可用 法分离这两种水稻等 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 通过观察比较 , 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则可 推断转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 (填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30. (9 分)“人民科学家”“糖丸爷爷 ”顾方舟先生“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研制“糖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8 页 共 12 页(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的结果。注:“-”表示阴性, 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 (阳性, 检出相应抗体)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 暂时不能判断是否被感染)丸 ”。 他为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做出了重大贡献。“糖丸 ”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 2 个至 4 个 月期间口服 3 次, 在 3~4 岁时加强口服 1 次。(1)“糖丸 ”作为抗原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 。 机体产生的抗体的作 用是 。(2)人体的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者的特点是 。(答出两点)。 (3)IgM 和 IgG 是受抗原刺激后机体产生的两种抗体。 实验表明, 人体感染冠状病毒 3~5 天后, 可在血清中检测到 IgM, 但量少且存在时间短; 10 天后可检测到 IgG, 量多且存在 时间长。 临床上检测 IgM 和 IgG 也常作为诊断是否感染的指标, 下表是对某冠状病毒感染密切接触者 甲 乙 丙 丁IgM + +IgG - + + -的有 ,可以确定被感染的有 ,其中,最先被感染的最可能是 。 31、 (10 分)果蝇的灰身与黑身(A、 a)和短刚毛与长刚毛(B、 b)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 让一对灰身短刚毛个体交配, F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灰身短钢毛: 灰身长钢毛: 黑身短钢 毛: 黑身长钢毛=6: 2: 3: 1。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亲本果蝇控制体色和刚毛长短的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2) F1 中灰身短钢毛: 灰身长钢毛: 黑身短钢毛: 黑身长钢毛 =6: 2: 3: 1 的原因是。(3)已知果蝇的腿部有斑纹和腿部无斑纹是受核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现有腿部有斑 纹和无斑纹的纯合雌、 雄果蝇若干, 请设计实验探究控制腿部有斑纹与无斑纹这对相对性 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实验室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 , 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 , 则该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32. (10 分)某河道中下游土壤类型主要是风沙土。 为防止进一步荒漠化, 当地人工种植梭梭树 、 杨树等, 在人工林与荒漠边缘交界处种植沙米(黎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半流动沙丘中生 活着一些沙鼠等啮齿类小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沙米种群密度时, 最关键是要做到 ; 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沙鼠种群密度 时, 若在调查期间标记物脱落, 则会导致调查结果 (填“偏小 ”“不变 ”或“偏大 ”)。(2)建造人工林时, 一般不会只种植一种树, 原因是 。在自然状态下荒漠会向沙漠演化, 建立人工林防沙治沙的例子说明 。(3)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 数据如图所示(图中数字为能量值, 单位是 J/(cm2 ·a)。 生产者到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一位)。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9 页 共 12 页( 二)选考题: 共 4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 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15 分)(选修 3-3)(1)(5 分)关于物态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 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B.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作真正的固体C.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只与液体的性质有关系D.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 E.物质的汽化热与温度有关,与外界压强无关(2)(10 分)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柱形容器上端开口,横截面积为 2S 的活塞下方密封有 一定质量的气体和足够深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开口向下、 横截面积为 S 的烧杯(杯的厚 度不计),杯内也密封着一部分气体.当活塞与容器中杯外水面距离为 H时,杯底部距离杯外 水面的高度为h,杯内水面距离杯底部的高度为 2h,杯内气体的压强与 2h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现将活塞向下移动,使得杯底部恰好与杯外水面相平,且杯内、外水面高度差不变,即杯内水面距离杯底部的高度变为h,如图乙所示.求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 x. (已知外界温度不变,容器、 烧杯、 活塞导热良好,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34.(15 分)(选修 3-4)(1)(5 分)甲、 乙两位同学分别在两个不同城市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记录不同摆长 L对应的周期 T,开学回来后共同绘制了 T2 -L图像如图 X13 -6 甲中 A、B所示.此外乙同学还对实验的单摆施加了驱动力使其做受迫振动,并绘制了此单摆的 共 振 曲 线 , 如 图 乙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是 .(图 X13-6)A. 由图甲分析可知 A 图像所对应的实验地点重力加速度较大B.单摆的固有周期由摆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共同决定C. 由图乙可知, 乙同学探究受迫振动的单摆摆长约为 1 mD.如果乙同学增大摆长,得到的共振曲线的峰值位置将向右移动E.如果乙同学增大摆长,得到的共振曲线的峰值位置将向左移动(2)(10 分)让一根均匀软绳的端点 M在垂直于软绳的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软绳上会形成横 波波形,如图 X13 -7 甲所示. 已知软绳端点 M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观察发现, 当 t=1 s 时,软绳上各点都已经开始振动.在 t=1. 1 s 时刻,M、 N两点平衡位置之间只有一个波峰, 且 N点处在平衡位置,M、 N两点平衡位置之间距离 d=0.6 m.①求波长和传播速度大小;②从端点 M起振开始计时,求绳上 N点第五次运动到波峰位置的时间.图 X13 -7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35. (15 分)[化学——选修 3: 物质结构与性质]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 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所搭载的“玉兔二号 ” 月球车, 通过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进行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As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基态 Ga 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2)镓失去电子的逐级电离能(单位: kJ ·mol-1)的数值依次为 577、 1 985、 2 962、 6 192, 由此可推知镓的主要化合价为 和+3,砷的电负性比镓 (填“大 ”或“小 ”)。 (3)1918 年美国人通过反应: HC ≡CH+AsCl3l―CCHCl===CHAsCl2 制造出路易斯毒 气。 在 HC ≡ CH 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数目之比为 ; AsCl3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4)砷化镓可由(CH3)3Ga 和 AsH3 在 700 ℃制得, (CH3)3Ga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GaAs 为原子晶体, 密度为ρ g ·cm-3,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Ga 与 As 以键键合。 Ga 和 As 的原子半径分别为 a pm 和 b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 则 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列出计算式, 可不化简)。36. (15 分)[化学——选修 5: 有机化学基础]从莤草中可以提取下酋烯(A), 以此为原料可制得杀虫剂菊酯(H), 其合成路线如下:(1)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E 的结构简式为 , 分子中含有 个手性碳原子。(3)G 的结构简式为 ; 由 F 生成 G 的反应类型为 。(4)写出 G→H 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所有满足下列条件的 C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6)写出以和 CH3CH2OH 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37.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洗衣凝珠作为全新的环保绿色洗涤产品, 采用创新纳米分子清洗技术, 具有包膜遇水即溶, 无防腐剂、 无磷、 除螨、 除菌, 还有各种香型等优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薄荷叶中含有天然香料薄荷油,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是 , 原理是 。(2)PVA 膜包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部分产品添加酵素、 助洗剂、 柔顺剂、 消毒剂、 香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11 页 共 12 页精等, 具有便捷、 洁净效果好、 抑菌出色、 留香持久等特点。①分离纯化特定的酶,若使用电泳法分离酶时,影响酶电泳速度的因素有 (写出两点)。②在酶活性测试中, 酶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 来表示。③分离纯化分解 PVA 的细菌,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在接种前后都需要通过 法灭菌。 (3)普通含磷洗衣粉洗涤后排放到河流、 湖泊可能会造成水质 。(4)甲烷氧化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培养过程中, 获得纯净甲烷氧化 细菌的关键是 ; 测定甲烷氧化菌的数量时, 通常选用 104、 105 、 106 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目的是 。38.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 afp) 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植物抗冻蛋白基因, 对于植物抗冻基 因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表为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下图表示构建 afp 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 其中 PUCm-T、 PBI121 为人工改造后的质粒, LacZ 基因可用于 重组质粒的筛选。限制酶 识别序列BamH I 5 '-G↓GATCC- 3 'EcoR I 5 '-G↓AATTC- 3 'Pst I 5 '-C↓TGCAG- 3 'Xba I 5 '-T↓CTAGA- 3 'Sma I 5 '- CCC↓ GGG- 3 '(1)通过 PCR 获得 afp 时, 需选用的引物为 , 至少经过 次循环 即可获得 afp。(2)PCR 产物往往在引物端含有多个 A 聚合的尾, 而 PUCm-T 尾端由多个 T 聚合, 所以在构建克隆载体时不需要用限制酶处理 afp 和 PUCm-T, 理由是 。(3)LacZ 基因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可催化乳糖的水解,培养基中添加物质 IPTG 可诱 导 LacZ 基因的表达, 将培养基中的白色物质 X-gal 转化为蓝色物质。 据图分析, 成功导 入克隆载体的大肠杆菌菌落呈 (填“ 白色 ”或“蓝色 ”), 理由是 。(4)提取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载体后, 先用 EcoRI 处理克隆载体, 再将两端形成的黏性 末端补平, 补平后再用 XbaI 处理, 得到了一端平末端, 一端黏性末端的 afp, 同时选用 (从表中选择) 处理 PBI121 质粒, 然后用 DNA 连接酶将 PBI121 与 alp 进 行连接, 构成 afp 基因表达载体。 在此过程中, 使 afp 的两端形成不同的末端的意义是。___________高三联考理综试题 第 12 页 共 12 页2024 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答案物理参考答案14.B 15.C 16.B 17.D 18.D 19.AC 20.AC 21.BD22.【答案】1.64; 1.635(或 1.640); 1.6381解析:长度测量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 ,因此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毫米的下一位,所以结果为 1.64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去测量,分度值为0.05mm ,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游标尺上的读数即为估读过程,所以结果为 1.635cm或者 1.640cm。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可以准确到 0.01mm ,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结果应该为 1.6381 cm故答案为:1.64;1.635(或 1.640);1.6381。点评:最小分度值的大小决定了记录数据的位数.如:分度值是1dm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 dm , dm的下一位就是估读的.23、答案:(1)100 (2)逐渐减小(3)433 (4)1.25;0.63解析:(1)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流过电压表电流为零,则充电电流为1I = A =100mA10(2)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逐渐增大,电路中除了电池外的其他部分电压减小,要保持电流不变在,则应让电阻箱的值逐渐减小;(3)利用割补法结合U t可得用 100mA 电流充电时间为26t = 26 10min = h626E =100mA h 433mA h则电池容量为 6(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RU = 0 ER0 + R + r1 1 r + R= R + 0U R E R E整理得 0 01 1 R k =U R E可得 图像得斜率 0r + Rb = 0R E纵轴截距 0结合图像解得E 1.25V r 0.63 2F = N24.(13 分)答案:(1)L=2m; (2) 3 ,方向竖直向上 (3)Ep=5J解析:(1)设小球进入 M 点时速度为 vM,运动至 N 点速度为 vN,由 P 至 M, L = vM t1 1 分1H = gt 212 1 分由 N 至 P, L = vN t2 1 分1(H + 2R) = gt222 1 分1 1 2mgR = mv2N mv2M由 M 至 N 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2 2 2 分解得:L=2m 1 分v2mg + F = m N2F = N(2)由 1 可得, vN = 10m / s R 解得: 3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2F ' = F = N在 N 处对管道的作用力 3 ,方向竖直向上 3 分1Ep = mv2N + mg(H + 2R) E = 5J(3)由 P 至 N 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 2 解得: p3 分{#{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25. (18 分)解:(1) 所有粒子到达第 1 组磁场区的速度大小 v 相同,由动能定理1 1可得 qEd= mv21 - mv20 (2 分) 2 2解得 v1=2v0(2 分)(2) 考虑到沿 y 轴负方向射入电场的粒子更容易射出第 1 组磁场区域,粒子进入磁场,电磁场分界线的夹角为θ=60°(1 分)v2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满足 qvB=m (1 分)R2mv0 2运动半径 R= = d(1 分)qB 3由几何关系可得Δx=R+R cos θ(1 分)解得磁场的宽度Δx=d(1 分)(3) (解法 1)设粒子在第 n 层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 vn,轨迹半径为 rn(下标表示粒1子所在组数),在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nq′Ed= m′v2n (1 分) 2v2n在磁场中,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nB=m′ (1 分) rn设射出第 k-1 个磁场时速度方向与 x 轴夹角为θk-1,通过第 k 个电场后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k,vk-1sin θk-1=vk sin αk,即 rk-1sin θk-1=rk sin αk(1 分)在第 k 个磁场中,由图中几何关系可以得到 rk sin θk-rk sin αk=d(1 分){#{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联立可得 rk sin θk-rk-1sin θk-1=d(k=1,2,3,…,n)(1 分)r0=0,r1sin θ1=d,上式由 k=1 到 k=n 各式两边累加得ndsin θn= (1 分) sin θn=1(1 分) rnq′ 1 q= · (2 分)m′ 3n m解法 2:设粒子在第 n 层磁场中运动的速度为 vn,轨迹半径为 rn(下标表示粒子所1在组数),在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nq′Ed= m′v2n (2 分) 2电场中,电场力不能改变粒子在 y 方向的动量,则从释放至恰好从第 n 组磁场返回,全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q′vxBt=m′vn(2 分)又因为 vxt=nd(2 分)q′ 1 q联立解得 = · (3 分)m′ 3n m4 + 33.(1)ABD (2)6[解析] (1)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选项 A 正确;实际上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作真正的固体,选项 B 正确;浸润与不浸润与两种接触物质的性质有关,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选项 C 错误;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才会发生,选项 D 正确;物质的汽化热与汽化时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选项 E 错误.(2)设水的密度为ρ,研究杯内气体,初态:压强 p1=2ρgh,体积 V1=2hS1 分{#{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末态:压强为 p2,体积 V2=hS 1 分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 1 分即 2ρgh·2hS=p2hS 1 分解得 p2=4ρgh 1 分研究容器内的气体,初态:压强 p3=p1-ρgh=ρgh,体积 V3=2HS-hS 1 分末态:压强 p4=p2-ρgh=3ρgh,体积 V4=2S(H-x) 1 分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3V3=p4V4 1 分即ρgh·(2HS-hS)=3ρgh·2S(H-x) 1 分4H+h解得 x= 1 分634.(1)BCE (2)①0.6 m,3 m/s 或 0.4 m,2 m/s ②1.15 s 或 1.25 s2L 4π[解析] (1)根据单摆的固有周期公式 T=2π√ ,可得 T2= L,所以 T2-L 图像的斜率g g24πk= ,图甲中 A 图像的斜率大于 B 图像的斜率,故 A 图像所对应的实验地点的重gL力加速度较小,选项 A 错误;单摆的固有周期公式为 T=2π√ ,其中 L 为摆长,g 为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选项 B 正确;由图乙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为 0.5 Hz 时,摆1 L球发生共振,故系统的固有频率为 0.5 Hz,固有周期 T0= =2 s,根据 T=2π√ ,解得f gL摆长L≈1 m,故选项C正确;根据T=2π√ ,若在同一地点增大摆长,则单摆固有周g期变大,固有频率变小,则发生共振时的驱动力频率变小,共振曲线的峰值位置向左移动,故选项 E 正确,选项 D 错误.(2)①由图乙可知,波传播的周期 T=0.2 s,在 t=1.1 s 时刻,M 点处在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上. 1 分由题意知,有两种可能 0.6第一种:当λ1=d=0.6 m 时,v11= = m/s=3 m/s 2 分 0.2{#{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2 第二种:当λ = d=0.4 m 时,v = 20.42 2 = m/s=2 m/s 2 分 3 0.2②由图乙可知,t=0 时,M 点振动方向向下,绳上 N 点第五次到达波峰位置的时间 3t= + T+4T 1 分 4 3当 v1=3 m/s 时,t1= + T+4T=1.15 s 2 分 1 4 3当 v2=2 m/s 时,t2= + T+4T=1.25 s 2 分 2 4化学答案7—13 BABCDAD26、(14 分)(1)AC(2 分)(2)A(2 分);减压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低温下蒸馏,提高蒸馏的效率;且能防止发生副反应(3 分)(3)①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2 分)。②当滴入最后半滴盐酸,水层显淡绿色,且30s不变色(2 分)。6.1V③ 2 %(3 分)m 2(H+) (S2 )27.(14 分)(1) (2 分) (H2S)(2) 2AsO3 4 + 5H2S + 6H+ As2S3 ↓ +2S ↓ +8H2O (3 分)。(3) Cl 将Fe2+ 氧化为Fe3+ ,Fe3+ 发生水解反应:Fe3+ + 3H O 3H+2 2 +Fe(OH) ,加入的Ni(OH) 和H+ 参与反应,Fe3+3 2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 (3 分)。(4) NiF2 (或HF )(2 分)。(5) pH 过大,Ni2+ 损失较多;pH 过小,Zn2+ 有较多剩余(2 分)。(6) 4.4 × 10 16 (2 分)。{#{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28(15 分).(1)①0.042(1 分) 4.0(2 分) ②BC(2 分) ③降低(1 分) <(1分)(2)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122.7kJ·mol-1(2 分)(3)CH OCH -12e-+16OH-3 3 ===2CO2-3 +11H2O(2 分)1(4)① (2 分) ②0.11 mol·L-1(2 分)235.(15 分) 1(2 分) (2)+1(1 分) 大(1 分) (3)3∶2(2 分) 三角锥形(2 分) (4)sp3(1 分) (5)共价(1 分)4πρN (a3+b3A )×10-30×100%(3 分)3×14536.(15 分)(1)醛基、羰基(1 分)(2) (2 分) 2(1 分)(3) (2 分) 消去反应(1 分)浓硫酸(4) +CH3OH △ +H2O(2 分){#{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生物参考答案1.C 2.D 3.C 4.B 5.D 6.B29. (10 分)(每空 1 分)(1)①. C5 ②. ATP 和 NADPH ③. NADPH (2)①. 30 ②. 左下(3) ①. 强 ②. 高 ③. 纸层析 ④. 色素带的宽窄 ⑤. 暗反应30.(9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后天获得的、针对某类特定的抗原(病原体)(3)甲(1 分) 乙、丙、丁(1 分) 丙(1 分)31.(10 分)(每空 2 分)(1)两 (2)AA(灰身)纯合致死(3)实验思路:取腿部有斑纹的雌雄果蝇与腿部无斑纹的雌雄果蝇进行正反交(有斑纹雌性×无斑纹雄性,无斑纹雌性×有斑纹雄性){#{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①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不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32.(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随机取样 偏大 (2)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所以要避免种植单树种纯林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3) 0.9%37.(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 有机溶剂 薄荷油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2) 带电多少、带电性质、电压的大小、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等 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灼烧(1 分)(3)富营养化(4)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保证获得菌落数在 30-300 之间;保证获得适用于计数的平板38.(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 引物 1 和引物 3 3(2)afp的多个 A聚合的尾与 PUCm-T尾端多个聚合的 T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连(3) 白色 成功导入克隆载体的大肠杆菌中,afp 插入 LacZ 内部,破坏了 LacZ 基因的结构,无法表达β-半乳糖苷酶,无法将培养基中的 X-gal 转化为蓝色物质(3 分)(4) XbaⅠ和 SmaI 可以防止 afp 倒接,防止 afp 自身环化{#{QQABJQAAogiIAABAARgCQQH4CkEQkAGCAAoGQEAMsAIAQ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pdf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