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本课围绕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展开,通过介绍各民族相互依存、文化交流以及共同开疆拓土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教学目标:1. 学习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感悟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2. 学习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2.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文化交流。教学难点:1. 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民族交往可能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材的讲解来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知识框架。学生在此阶段的认知能力和历史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这个单元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交往和统一的历史。请你们先回想一下,你们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有哪些?学生A: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B:少数民族有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Step 2: 导入新课老师: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有着许多交往和互动。打开课本第X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们能从图中找出一些少数民族吗?他们分布在哪些地区?学生们观察图示后举手回答。Step 3: 学习民族交往的历史老师: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交往和互助。请大家翻到第X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各民族的交往历史。学生们翻到相应页码,阅读课文。老师:请你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哪些特点?他们在经济、文化和情感方面是如何相互依存、兼收并蓄、相互亲近的?学生们阅读课文后,积极回答问题。Step 4: 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老师: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民族共同开疆拓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请大家翻到第X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学生们翻到相应页码,观看图片和图表。老师: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他是汉族,但他率领的船队中也有其他民族的船员,他们共同开拓了海上贸易,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Step 5: 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老师:各民族的交往和共同努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请大家翻到第X页,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读取相关文字材料。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民族的合影和欢庆场景了吗?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他们共同庆祝着属于自己的节日,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Step 6: 总结与展望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形成归属感的重要因素。老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多样性,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学生A:老师,我觉得这些交往和统一的历史故事很有意思,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老师:是的,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间的友谊和合作。学生B:老师,我想知道现在的中国还有没有民族交往和融合?老师:当然有!现代的中国仍然秉持着民族团结的理念,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各地举办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以及不同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流和传承。学生C:老师,我想知道我作为汉族,应该怎样促进民族团结?老师:很好的问题!作为汉族同学,你可以主动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传统。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朋友,互相学习和交流。此外,你也可以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民族团结活动,积极促进民族和谐。六、板书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交往的历史相互依存、文化交流共同开疆拓土、维护统一和领土完整形成归属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交往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共同开疆拓土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使用图片、地图等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板书设计上,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归属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