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6讲 测量 运动与能量 (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测量 运动与能量
第6讲
1
教材图片过考点
实验2 测量气泡的速度
实验1 测量教科书长度
3
成都8年真题子母题
2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教材图片过考点
考点

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022.A卷8B)
1.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其他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1 km=____m,1 m=____cm.
2. (教科八上P12图改编)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刻度尺的单位是____,分度值是__mm,量程是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图中的___,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m
103
100
0~10 cm
1
B
4.25 cm(4.23~4.26 cm均可)
刻度尺读数: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注意事项
3. 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则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mm.
2.0
考点

时间的测量(用停表测量时间)(2022.A卷8C)
4.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符号是__.其他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1 h=____min,1 min=____s,1 h=______s.
5. (教科八上P14图改编)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使用的停表,表盘中小盘表示分,分度值是____min,大盘表示秒,分度值是____s,此刻停表读数为_____s.

s
60
3 600
60
0.5
0.1
100.3
考点

运动的描述(8年5考)
核心知识
1.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时所选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注: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它是静止的.
6. (教科八上P23图改编)如图所示,假期到了,班上的同学送小明坐火车
回家.火车开动了,小明坐在车窗边觉得送他的同学在后退,则小明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以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火车是_____的.
火车(或车上的座椅)
静止
7. (教科八上P24图改编)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的情形,以地面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歼击机是静止的.
运动
加油机
考点

运动的快慢(8年4考)
核心知识
1.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等于 ,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的
直线运动,其s-t和v-t图像如图所示.
8. (1)(教科八上P25图改编)如图甲所示,随着裁判员“呯”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百米赛跑开始了,裁判员是通过_____
_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跑步快慢的,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____(选填“快”或“慢”). 某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成绩是11.5 s,根据速
度公式______可知,他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km/h(结果保留1位小数).

31.3
相同
路程比较时间
(2)(教科八上P29图改编)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百米赛跑的运动过程. 该同学跑完全程做的是_________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s,合_____km/h.
变速直线
8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不同
28.8
考点

速度的简单理解和相关计算(8年4考)
9. 一辆长为20 m的大货车,匀速通过某座长为2 640 m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经历时间是133 s,则大货车的速度是____km/h.
72
10. 小红一家开车经高速公路去成都游玩.途中小红发现有10 min汽车速度表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____km;汽车继续向前行驶,看到交通标志牌上的标示如图乙所示,其中的“40”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从标志牌匀速行驶到成都用时30 min,小红家的车__________(选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15
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没有超速
典型试题拓展
考法拓展——对比分析
暑假小马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正以288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也向南行驶,每分钟该高铁比该普通列车多行驶______米;若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马向____(选填“南”或“北”)运动.
3 600

考点

s-t、v-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全国近3年28考,其中上海、河南常考)
11. (2023双流区二诊改编)小明一家自驾小汽车去郊游,如图甲是小汽车行驶过程中某段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小汽车在另一路段行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甲可知,小汽车在36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m/s;由图乙可知,小汽车在匀速直线行驶阶段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700
10
解题有策略
v-t、s-t图像
考查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对图像信息提取的能力,解题对策如下:
①看清横纵坐标的物理量和单位;
②v-t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部分表示匀速运动,
非平行部分表示变速运动阶段,在匀速运动阶段
的速度与时间的乘积表示运动的路程;
③s-t图像中与时间轴平行的部分表示静止,斜线部分表示匀速运动部分,不同斜率的直线表示速度不同的匀速运动.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测量教科书长度(2022年版课标学生必做实验)
实验
1
例1 小明在实验室找来刻度尺测量教科书的宽度.
(1)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操作正确的是(  )
C
(2)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案后,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其中,第4次测量的数据为18.31 cm,那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mm,准确值为_____cm,估计值为____mm.
(3)他的同桌小红发现表中有一次实验数据有误,则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剔除掉错误数据后,该教科书的宽度应为______cm.
(4)实验中采用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下列操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是___(选填字母).
A. 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B. 增加估计值位数
实验次数 1 2 3 4
宽度/cm 18.32 18.33 18.70 18.31
1
18.3
0.1
18.70
18.32
减小误差
B
(5)实验完成后,小明说:“只要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测出教科书的真实宽度”,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若小明又想测量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他先选取书中厚度均匀的100张纸,
用直尺测出该部分总厚度为h,则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
错误;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实验命题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及读数
2.多次测量的目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
4.累积法的应用
测量气泡的速度(2022.A卷8)
实验
2
例2 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时,小明做了测量“气泡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除刻度尺外,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
(3)①在长70 cm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水,内留一个
小气泡,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
②观察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从某一位置开始计时,
每隔2 s在玻璃管旁用记号笔记录小气泡的位置.
停表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实验结束后,小明根据气泡的位置,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①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气泡在此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在AD段做_____运动,在DG段做_____运动;(均选填“加速”或“匀速”)
③气泡由A→D点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运动轨迹 AB BC CD DE EF FG
时间/s 2 2 2 2 2 2
路程/cm 6.0 8.0 10.0 10.0 10.0 10.0
速度/(cm·s-1) ___ 4.0 5.0 5.0 5.0 5.0
3.0
加速
匀速
0.04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5)本实验采用气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速度的测量,是因为气泡的运动速度比较____(选填“快”或“慢”),方便测量运动时间.
(6)[实验评估]实验后小明在评估时意识到,时间不容易测准,在测量时间时,以下做法中不能减小测量误差的是___.
A. 熟练使用停表
B. 选用较短的玻璃管
C. 减小气泡长度
B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原理:
2.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3.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
4.平均速度的相关计算
5.气泡运动状态的判断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误差分析
7.根据实验数据解读
成都8年真题子母题
长度、速度的估测
1
命题点
1.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下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
A. 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 kg
B. 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
C. 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 000 m
D. 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
C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8年5考,单一考查2次,其余结合力学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2
命题点
2.(2023成都A卷4题2分)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
B. 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
C. 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
D. 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
B
3. (2020成都A卷7题2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 907米.“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 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
C. 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
D. 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B
拓展训练
4.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主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减速下落.在返回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返回舱向上运动
B.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返回舱向下运动
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降落伞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C
速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8年4考)
3
命题点
5.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电动汽车30 min行驶20 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40 km/h B. 1.5 km/min
C. 15 m/s D. 40 m/s
A
6.据新华社报道,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 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 5 m/s B. 10 m/s
C. 5 km/h D. 10 km/h
B
7. 马斯克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 200 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 000 m/s
B. 材料中描述的1 200 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
C. 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
D. 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低压管道是静止的
C
8. [动车求平均速度][2021成都A卷24(1)题3分]“天府号”动车组在成绵乐城际高铁上投用,标志着成都、乐山、德阳、绵阳、眉山等城市铁路迎来公交化.一列“天府号”动车组(如图)从成都东站驶出,用时54 min抵达乐山站,成都东站到乐山站的路程是135 km.该动车组从成都东站到乐山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解:该动车组从成都东站到乐山站所用的时间
t=54 min=0.9 h
则平均速度 =150 km/h
8.1 [求动车的长度]途中动车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1 600 m的隧道,完全穿过隧道用时60 s,则动车的长度为多少m?
解:动车的速度v=108 km/h=30 m/s,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t=60 s,隧道长s隧道=1 600 m
由 可知,动车行驶的路程s=vt=30 m/s×60 s=1 800 m
动车的长度s动车=s-s隧道=1 800 m-1 600 m=200 m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022.A卷8)
4
命题点
9. (2022成都A卷8题2分)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 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 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
D. 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