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8讲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第8讲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8讲
实验2 测特殊固体物质的体积
实验1 测量物质的密度
2
成都8年真题子母题
1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实验3 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
成都8年高频点考情及趋势分析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要求 命题点概览
物质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命题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8年3考)
命题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2023.A卷25)
实验探究 4.1.2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例2 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考情及趋势分析
命题点1 测量固体的密度(8年3考)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物质种类 考查内容 设计与进行实验 实验评估 密度计算
2021 选择题 A卷13 2 枇杷 A实验操作顺序B天平的使用 C量筒的选择 D枇杷表面有气泡 /
2020 A卷14 小铁块、小木块、小砖块、铅球 选择设计最合理的测量方案 / /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物质种类 考查内容 设计与进行实验 实验评估 密度计算
2019 实验与探究题 A卷27 8 石块 (1)天平读数;(2)量筒的使用;单位换算,密度计算,实验方法的评估 (3)实验数据评估;(4)实验操作评估 /
【考情总结】 1.2次在选择题中考查,1次在实验与探究题中考查;2019~2021年连续考查; 2.试题多考查设计与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考查1次、仪器的使用与读数考查4次,实验评估考查4次(操作评估1次、数据评估1次)、密度计算考查1次.其中实验评估是难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方案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等. 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 开放性设问 以“测量玄武岩矿石的密度”为背景考查减小误差的方法,见重难创新题第2题.
方案对比 以“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为背景,设计两种实验方案,对比哪种方案测量误差较大,见名校命制模拟卷必备第1题.
考情及趋势分析
命题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2023.A卷25)
考情分析 年份 题型 题号 分值 物质种类 考查内容 设计与进行实验 实验评估 密度计算
2023 实验与探究题 A卷25 8 酱油 (1)判断酱油、菜籽油、水,三者的密度 (3)误差来源评估;(4)实验操作难度评估 (2)字母表达式计算
纵向实验一题多设问
测量物质的密度(8年4考)
实验
1
1.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矿石的密度 测量酱油的密度
实验原理 ρ= ___ 实验器材 用天平测量质量m,用量筒测量体积V 图示    
测量矿石的密度 测量酱油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适量酱油倒入量筒中,读出酱油的体积为V;(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细线将矿石系住放进量筒
中,并用量筒测量水和矿石的
的总体积V2
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剩余酱
油的总质量m2
测量矿石的密度 测量酱油的密度
密度表达式 (用实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 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
2. 实验操作顺序引起的误差分析
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图示
引起 误差 的原因 物体取出时沾有水,所测物体质量m偏___ 烧杯内的液体倒入量筒时有残留,所测液体体积V偏____ 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有残留,所测液体质量m
(即m2-m1)偏____



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误差分析 _____测量值准 确,由 可 知,ρ偏____ _____测量值准 确,由 可 知,ρ偏____ _____测量值准确,由 可知,ρ偏____
体积


质量

体积
测特殊固体物质的体积
实验
2
(1)漂浮的固体、体积较大的固体
分类 漂浮在水面上的固体 体积较大的固体(放不进量筒)
针压法 助沉法 溢水杯排水法
图示
分类 漂浮在水面上的固体 体积较大的固体(放不进量筒)
针压法 助沉法 溢水杯排水法
体积表达式 (均用图中字母表示) 固体的体积 V=V3-V1 固体的体积 V=________ 固体的体积V=____
V3-V2
V1
(2)大颗粒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
误差分析 用量筒测大颗粒固体的体积时,由于大颗粒状物体空隙较大,测得的体积偏___.
改进方法 排沙法测体积如图所示,测得大颗粒固体的体积V=________(用V1、V2表示) 大
V2-V1
(3)具有吸水性的固体物质
误差 分析 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得物体的体积 V=________(用V1、V2表示),由于物体吸水,测得体积较真实值偏____.
改进 方法 a.让其________再测量; b.用一层塑料薄膜将物体密封后再测量; c.排沙法 V2-V1

吸饱水
实验命题点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原理( )
2.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3.量筒的使用和读数
4.表格设计与补充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5.密度计算或书写密度表达式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误差分析
(1)实验仪器引起的误差
(2)实验步骤顺序引起的误差
(3)实验操作引起的误差
7.实验方案的评估
8.分析错误的测量结果
9.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吸水、密度小于水、固体小颗粒、粉末)
10.实验结论的应用(鉴别材质、是否空心)
11.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不涉及浮力法测密度)
实验
3
操作示意图 密度的表达式
标记法(体积偏大,放不进量筒的物体) ρ=____________(已知固体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水)
操作示意图 密度的表达式
溢水法(体积偏大,放不进量筒的物体)
ρ=___________
(已知固体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水)
标记法(液体) ρ=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例1 [测量固体的密度]爱好书法的爷爷经常在写毛笔字前用镇纸将宣纸压住,小明对镇纸的密度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将镇纸拿到实验室对其密度进行了测量,选用天平、量筒、细线 烧杯和水等,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实验前,将天平放在______台上,之后取下两侧的垫圈,天平指针左右摆动情况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直至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水平

(2)天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的方法来测量镇纸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错误,请帮他找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测量,小明用镊子按照__________(选填“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镇纸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实验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从大到小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天平平衡后,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镇纸的质量
m=____g.
(5)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用细线系着镇纸缓慢放入量筒中,直至浸没,量筒读数如图丁所示,则镇纸的体积V=___cm3,镇纸的密度为____g/cm3.
62
20
3.1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6)[误差分析]若考虑到镇纸有一定的吸水性,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请你帮实验小组同学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偏大
在测量镇纸体积之前将镇纸浸没在水中使其吸足水(或用保鲜膜
将镇纸密封后再放入水中)
误差分析变式练
(6.1)(2022青海改编)小红同学在实验时,先进行图丁操作测量镇纸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镇纸直接用天平测其质量,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
(6.2)(2022锦州改编)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发现天平上的砝码有一个生锈了,其他操作均正确,这会导致测量的质量偏____.


(7)小明的同桌小丽用天平测得镇纸的质量为m,由于量筒损坏了,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测量镇纸的密度:
①将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镇纸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镇纸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水面位置;
②将镇纸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③向烧杯内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请你判断使用该方案能否准确测量出镇纸的密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是该实验方案中镇纸在取出的时候沾有水,会导致镇纸的体积测量值
偏大,所测密度值偏小
不能,理
(8)[生活器材]回家后小明用电子秤、玻璃杯测量家里鸡蛋的密度,具体步骤如图戊所示.电子秤显示的数据分别为m0、m1、m2、m3,若小明忘记记录数据m2,能否求出鸡蛋的密度?若能,请写出鸡蛋的密度表达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图戊
能,鸡蛋的密度为
解题关键点
由图可知m3-m2为鸡蛋排开水的质量,忘记记录m2也能通过其他数据求出m2的值,m2=m1-m0,进而计算鸡蛋排开水的质量为m3+m0-m1,根据 求得鸡蛋排开水的体积;鸡蛋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已知鸡蛋的质量,便可求出鸡蛋的密度.
元硬币的体积V硬币=_______.
典型试题拓展
进一步追问: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一元硬币若干、量筒.实验过程如下:①将量筒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则一枚一
将n枚一元硬币浸没在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V
例2 [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小组需要配置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明用天平和量筒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底座已调节水平,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左,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A. 游码不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
B. 平衡螺母偏右
C. 平衡螺母偏左
C
(2) 天平调平后,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天平横梁平衡后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116 g.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如图乙所示.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
(3)请根据上述测量将表中横线处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3/g 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116 ____ ____ ____
72
44
40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4)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密度为____g/cm3.为配制合格的盐水,小明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
1.1
加盐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3/g 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116 ____ ____ ____
72
44
40
交流合作,评估反思
(5)[误差分析](2022临沂改编)实验过程中,组内人员发现在步骤②中量筒的侧壁上有少量的小气泡,则他们测得的盐水密度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偏小
误差分析变式练
(5.1)(2022重庆B卷改编)实验中在向量筒倒入盐水时,如果不慎将盐水溅出,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偏____(选填“大”或“小”).

(6)[方案评估]另外两个小组同学设计了两个测量方案,分别对两个方案进行评价:小华的方案: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为m2;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这样测出的
盐水密度值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为减小上述误差,应将步骤调整为________.
偏大
②③①
小成的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小成的实验方案你所持的观点是___.
A. 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 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C
(7)[鉴别方案](2022山西改编)小明想知道提供给不同小组的盐水密度是否相同,于是他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两组的盐水,分别测出它们的_____,可以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质量
表达式ρ=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实验命题点
进一步追问:同组的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并擦干,再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则牛奶的密度
成都8年真题子母题
测量固体的密度(8年3考)
1
命题点
1. (2021成都A卷13题2分)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 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 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D
2.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
3. 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g.
(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不合理.水太多,石块浸没后,总体积可能会超过量筒的量程
(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
其中错误的是第____组的测量结果.
(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
A.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
B.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
C.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
D.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2.5×103kg/m3 2.6 g/cm3 2.6×102kg/m3 2.5 g/cm3

D
测量液体的密度(2023.A卷25)
2
命题点
4. (2023成都A卷25题8分)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最大称量为200 g,分度值为0.2 g;使用的量筒量程为100 mL,分度值为1 mL.
(1)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判断:酱油、菜籽油、水,三者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_.
(2)小优同学的测量步骤是:在烧杯中装入适量酱油,用天平测量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将烧杯中的部分酱油倒入量筒,测量出体积为V;测量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m2;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依据上述测量,酱
油的密度为ρ=________.(用m1、m2、V表示)
酱油
(3)本实验的误差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本实验操作难度较大,你认为最难操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体积测量(质量测量、量筒读数等)
用天平测质量时,防止
烧杯倾倒(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典型试题拓展
进一步追问:在(2)中,若小优将全部酱油倒入量筒,其他步骤不变,则所测酱油的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