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复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号:__________【学习目标】1.结合1.1框所学,背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两者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原因。2.结合1.2框所学,背诵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十月革命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夯实背诵第一课基础知识,构建本课知识体系。难点:归纳第一课命题规律,总结答题技巧。【导学流程】基础感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结合课本1-11页,归纳背诵:(背下来的打√,背不下来的打×)1、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两者关系2、背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3、背诵:私有制是怎样产生的?4、理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历史进步的表现5、掌握:阶级的含义和国家的本质、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6、背诵: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和方式7、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8、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9、背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征、原因10、背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影响(P11 第一段)(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课本11-19页,归纳背诵:(背下来的打√,背不下来的打×)11、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2、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条件13、背诵:《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4、背诵:十月革命的意义(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改正过来)(先独立思考,后对议)1.人类进入奴隶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分工完成。( )2.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 )5.生产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7.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三、典例分析某校高一一班为庆祝国庆举行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专题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王认为:“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当初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会发展得更快。”小吴却认为:“不是中国不想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辨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