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9课温故知新】
1、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过程?
2、概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后)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目标、初步建立)
4、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5、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情况?
6、二战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的背景?
7、国际贸易发展概况?国际金融发展概况?
8、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意义?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的表现?

【第9课温故知新】
1、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过程?
2、概述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后)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目标、初步建立)
4、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5、21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情况?
6、二战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的背景?
7、国际贸易发展概况?国际金融发展概况?
8、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意义?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
第10课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居民的差异和特征;
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用时7分钟
一、村落的产生
问题设计1:阅读课本P56第1段,找出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村落产生的条件及分布区域?
问题设计2:阅读课本P56第2段,找出村落的布局、作用?
二、集镇的出现
问题设计1:阅读课本P57第1、2段,找出集镇出现的原因?形成过程?
问题设计2:阅读课本P57第2段,找出中国古代镇的功能?不同时期发展的表现?
三、城市的产生
问题设计1:阅读课本P57第3段,找出城市产生的时间、地区?城市的功能?
问题设计2:阅读课本P58第1段,找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商、周时期城市发展情况?
问题设计3:阅读课本P58第2段,找出西方古代古希腊、古罗马城市发展情况?西方中古时期城市发展情况?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问题设计1:阅读课本P59第1段,找出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设计2:阅读课本P59第2段,找出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民居特点?
问题设计3:阅读课本P59第3段,找出古埃及民居的特点?
问题设计4:阅读课本P60第2段,找出中国远古民居两大类型?先秦以来民居设计理念?民居结构?明清民居类型?
问题设计5:阅读课本P61第1至2段,找出古希腊罗马民居的核心?建筑材料?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问题设计6:阅读课本P62第1段,找出北美印第安人的民居情况?
1、上古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穴居、
巢居
半穴居
筑屋定居
筑屋定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业产生要求定居生活
一、村落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时 期 距今8000年、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地 点 辽河流域、
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住宅 170余座半穴居成排分布
储 藏 窖穴400余座
墓 葬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华夏第一村”
2. 村落的产生:
一、村落
(1)原因:
(2)表现:
(3)布局:
(4)作用:
农业出现后,人们定居、聚居,形成村落。
①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便于人们繁衍、防卫和进行集体活动。
②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P56耶莫遗址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1.集镇的出现原因
1、原因:
根据课文P57前两段,分析古代集镇形成的因素。
二、集镇
①生产力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②商业的发展;
③政治和军事需要;
④地理位置重要;
⑤常住人口增长。
集镇:通常指乡村中拥有少量非农业人口,并进行一定商业贸易活动的、介于乡村和城市间的过渡型居民点
2、过程:
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 。
② 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 。
③ 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 ,形成集镇。
二、集镇
手工业者
集镇的雏形
商人
经济中心
商人和手工业者
筑垒设防
根据课文P57第一段
3、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过程:
宋以前
两宋
元朝
明清
镇:为军事目的而设
工商业集镇兴起
行政集镇(地理位置重要、常驻人口增长)
运河沿岸
工商业集镇发展
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区域分工);
二、集镇

江苏盛泽镇
(丝织业)
浙江石门镇
(榨油业)
嘉善干窑镇
(制陶业)
宋代以后经济功能增强
4、影响:
集镇的形成促进了市场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真题链接
(2014·全国·高考)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A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到了周代,随着城或市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才逐渐含有“城市”的意义。
城市: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城”与“市”是一回事吗?
军事防御
商品交换
三、城市

1. 产生原因:
2. 产生地区:
3. 城市的功能:
三、城市
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
政治军事需要;
人口增长。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1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较早出现城市。
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祭祀等多种功能。
4. 中国古代的城市
(1)布局: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分为 。
(2)发展:
①商代,城市已形成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 。
②周代,营建城市 ;
城邑分 :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宫殿、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城市中心
形成制度
三等
三、城市
记忆2分钟
据《左传》记载推断,天子之城约为今1040公顷,诸侯国都约320公顷,卿大夫都邑约为100公顷。
5. 西方古代城市:
①古希腊:建设雅典等城市,城市布局中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②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P59历史纵横
③ 欧洲中世纪:出现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
三、城市
古希腊雅典城
(1)结合课本P58“学思之窗”和“长安城”布局图思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城市规划凸显的理念?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10分)
特点:①礼制规范;②布局工整;中正有序(皇城、官衙居中或靠北);③囊括山水
理念:
儒家礼制思想;皇权至上;道法自然。
因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等级观念。
★活动设计
广场
古希腊雅典城
同:
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
都有政治、经济、祭祀等功能
异:布局:中国整齐对称,古希腊布局以公共广场为中心,不追求对称平衡;。
功能:中国城市政治功能突出;
古希腊城市功能多元。
原因: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主导、儒家思想。
雅典: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人文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古代早期中西方城市布局和功能上的异同,并说明不同的原因?(12分)
★活动设计
广场
6、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城市的产生与政治密切相关,城市的防御性设施,有利于政治稳定;
2、城市的产生,使得人口、手工业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财富集中,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为人们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体育和艺术等群体生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
三、城市

BC7000年
村落
农业出现
集镇
商品交换
城市
多种功能
原始社会
奴隶封建社会
BC3500年
人类的三种聚居地
人类三类聚居地之间的关系
三者关系:村落、集镇、城市都是人类的居住地。
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
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

黏土和芦苇制成土坯,栋梁用木材,几户人家墙壁建在一起,建筑结构基本相同。
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木桩搭框架建筑,黏土筑墙,椰子叶铺屋顶,防晒保温。
河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降雨量少。
讲究对称,院落有序,主次分明。
专制政治、礼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结合
领土扩张,人口剧增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连连看
两河流域
罗马
古埃及
中国
高层住宅、复合式公寓
普遍木构抬梁,后来砖木结构普及。
圆锥形帐篷
印第安人
游猎生活
影响因素 地区 民居特色
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特色的因素: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从各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看,都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建造最宜居的居所
地区 原因 民居建筑特色
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用黏土和芦苇制成土坯建造房屋
古埃及 土地肥沃,气候炎热 泥、木建筑,防晒保温;有庭院、柱廊
中国 地理环境; 专制政治; 儒家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经济水平的提高 远古民居类型:南方巢居、北方穴居
先秦以来:①民居设计遵循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P60学思之窗 ③民居最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类型P61
古希腊、罗马 罗马帝国扩张,人口剧增,住房紧缺 ①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②主要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③复合式公寓。——对后世影响深远
印第安人 北美:游猎生活 亚马逊:刀耕火种阶段 ①北美大平原:圆锥形帐篷
②亚马孙雨林:圆形的公共寓所,屋内不分隔间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四合院是民居当中最能充分体现古代礼制的建筑。“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全宅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揭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脊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反映出深刻的等级尊卑差别,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小结
复习第10课
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2、村落产生的原因、布局、作用?
3、集镇出现的原因、影响?
4、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过程?5、城市产生的原因?城市的功能?
6、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特点?
7、中国商周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建设情况?
8、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9、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因素?了解两河流域、古埃及、中国、古希腊罗马、印第安人各自的民居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10、古代中西方城市在布局和功能上的异同,并说明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