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一部分 成都中考考点研究 能力提升2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B卷热学实验数据分析
能力提升2
成都8年高频点考情及趋势分析
考情及趋势分析
考情分析 年份 试题情境 考查知识点 实验背景 实验条件 数据形式 计算物理量 比较 其他分析判断
2023 水沸腾 用酒精和煤油分别加热质量为100 g、初温为18 ℃的水 甲、乙的温度-时间图像 B乙杯水的热量;C消耗煤油放出的热量;D酒精灯加热效率 A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
考情分析 年份 试题情境 考查知识点 实验背景 实验条件 数据形式 计算物理量 比较 其他分析判断
2022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50 g、初温为20 ℃的油和水 表格数据:加热相同时间记录的末温 A吸收热量;B酒精灯的加热效率 C吸热能力比较 D吸热能力与吸收的热量是否有关
202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 g 的甲、乙两种液体 甲、乙的温度—时间图像 A比热容;C吸收热量;D酒精灯加热效率 B 吸热能力比较 /
考情分析 年份 试题情境 考查知识点 实验背景 实验条件 数据形式 计算物理量 比较 其他分析判断
2020 物质的熔化规律 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 温度-时间图像 B吸收的热量Q吸=cmΔt / A图像的识别;C温度不变,说明没有吸收热量;D酒精灯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2019 水沸腾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某种油加热 表格数据: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AB比热容 C比较比热容 D加热效率低于100%的原因
考情分析 年份 试题情境 考查知识点 实验背景 实验条件 数据形式 计算物理量 比较 其他分析判断
2018 / 燃气热水器烧水 / B吸收的热量;C热水器的转化 效率 / A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的关系;D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是否有关
2017 物质的熔化,水沸腾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 温度-时间图像 / / A沸点;B熔点;C时间段内是否吸热;D时间段物体的状态
考情分析 年份 试题情境 考查知识点 实验背景 实验条件 数据形式 计算物理量 比较 其他分析判断
2016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 温度-时间图像 AB比热容比值 CD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
考情分析
【考情总结】
1.均在B卷第3题考查,2分;以水沸腾实验为背景考查3次,以物质的熔化或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为背景各考查2次;
3.实验数据分析时,常结合温度-时间曲线(8年5考)和温度-时间表格(8年3考),充分考查了学生提取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4.除2017年不涉及比热容相关知识,其余均结合比热容的理解及计算进行考查.
方法指导
(1)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物质的比热容大表示其吸热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温度变化就要更小一些.
(2)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通过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如图甲,加热时间越长,物质的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
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如图乙,升高
的温度越高,物质的吸热能力越弱,
物质的比热容越小.
1.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 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 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针对训练
C
解题有策略
分析、计算类图像分析
此类涉及计算、比较类图像分析对策如下:
(1)识图:明确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温度;
(2)析图:明确图像中的特殊点(拐点或斜率等)——图像的两个拐点时间表示冰熔化的时间;
(3)用图: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顺藤摸瓜,结合图像寻找相关的解题信息,问题即可迎刃而解——A选项,由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可知,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B选项,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C选项,1~3 min属于冰熔化过程可知,此过程冰需要吸热;D选项,结合生活实际可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2. (2020成都B卷3题2分)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 kg,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
B. 0~1 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
C. 1~3 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
D. 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A
3. (2022成都B卷3题2分)小叶看见面点师傅将面拉成长条,放入滚烫的油中就炸出了香脆可口的油条,于是很想了解油的吸热能力.在老师指导下,他用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为 50 g、初温为 20 ℃的油和水,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单位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min内油吸收的热量为3×104 J
B. 他使用的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 21%
C. 油的末温比水的高,所以吸热能力更强
D. 油的吸热能力与其吸收的热量多少有关
加热时间(min) 消耗酒精(g) 末温(℃)
油 2 1 88
水 2 1 50
B
4.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的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 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A
5.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 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ρ油=0.8×103 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 J/(kg·℃)
B. 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
C. 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
比热容比水小
D. 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
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加热时间(min) 0 3
水的温度(℃) 18 28
油的温度(℃) 18 43
B
6. (2021成都B卷3题2分)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a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 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b),乙从20 ℃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 g酒精(q酒精=3×107 J/kg).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 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乙=2.4×103 J/(kg·℃)
B. 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
C. 0~8 min乙吸收的热量为3.36×104 J
D. 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
C
7. (2023成都B卷3题2分)小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两烧杯各装100 g水,用酒精灯加热甲烧杯,煤油灯加热乙烧杯,直至杯内水沸腾1分钟即熄灭该灯,测得消耗酒精4 g、煤油2.5 g.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若水沸腾前后质量不改变,同一杯水沸腾前后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q酒精=3.0×107 J/kg,q煤油=4.6×107 J/kg,c水=4.2×103 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B. 前3分钟,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4 J
C. 消耗的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5×108 J
D. 酒精灯加热的效率为28%
B
8. 小李家使用的燃气热水器,将30 kg的水从20 ℃加热到45 ℃,消耗了0.15 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 J/m3.则下列与该过程有关的计算结果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末温成正比
B. 水吸收的热量是3.15×105 J
C.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是52.5%
D. 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与环境温度无关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