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期末复习敲重点学习目标整合单元章节 学习目标梳理地球的宇宙环境 掌握天体的类型和特征,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普通性与特殊性的表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地层和化石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地球的演化史,不同地质的海陆变迁与构造运动状况 生物演化的过程及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及各圈层的主要特征,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其主要特点 地球各圈层的位置关系,地震波传播特点。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思维导图回顾知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不同地区太阳辐射分布的对比分析要点地区 太阳辐射 对比分析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丰富 排除维度因素,侧重分析:①北方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②夏季北方地区白昼较长,日照时间长。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丰富 重点强调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青藏地区 最丰富 重点强调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空间分布:维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地区的差异: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航天器发射场航天器发射场多数是由火箭(导弹)试验场改建或扩建成的,它的组成和功能与导弹试验靶场基本相同,有的是根据航天试验的特殊需要专门建造的,通常建在人烟稀少、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气候和气象条件适宜的地方,并且应考虑所发射方向的主动段航区上没有大城市、重要工程。影响航天器发射场的因素通常把航天器发射场选在人口稀少,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地质、水源、气候和气象条件适宜的内陆沙漠、草原或海滨地区,也有建在山区或岛屿上的。地球自转的影响也是选址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发射地球静止卫星或小倾角轨道航天器的发射场,宜选建在地球赤道附近或低纬度地区。这样的地区比较容易获得小倾角轨道,能减少远地点变轨所需要的能量,缩短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法国圭亚那航天中心就是根据这一考虑选址的。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维度因素 维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好,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高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货物运送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多建立在内陆山区地震波的应用根据地震波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油气资源的分布,还包括与大型工程建设相关的近地表地层的复杂结构。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人们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确定研究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含气性,从而为油田开发提供决策支持。(二)工程探伤在实际工程当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不规范、工序不严格等诸多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构件存在振捣不实、存在孔洞、出现蜂窝状等问题,从而给隧道、桥梁及其他土木项目中的结构体带来质量隐患。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常用地震CT对工程进行探伤。核心素养对接高考太阳活动与大地磁暴相关材料:12月1日17时到12月2日8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影响,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大地磁暴,3小时Kp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的小地磁暴,这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此前11月30日发布的大地磁暴预警相符。那么什么是大地磁暴呢,大地磁暴又和太阳活动有什么关系呢?太阳爆发活动总体上以11年左右为周期,称为太阳活动周。在这个周期中,太阳黑子数及太阳爆发活动的频繁程度都呈现从高到低再转高的波浪形变化。这一周期,是人类自16世纪初期开始连续400多年观测太阳,同时结合太阳爆发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最终综合得出的规律。太阳爆发活动是地磁暴所有能量的来源,没有太阳爆发活动,就没有地磁暴。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每次CME发生时,太阳表面都会有数以亿吨甚至万亿吨的太阳等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被以每秒数百到上千公里的高速抛出。就像巨大的霰弹炮,发射出很多微小的弹丸,攻击近半个太阳系。综合试题练习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 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2.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A.重庆市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上海市 D.海南省3.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A.选址更为灵活 B.受天气影响更小C.夜间也可发电 D.对生态破坏更小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4.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6.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7.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图1和图2,完成相关问题。(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2)根据图2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3)结合图一和图二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1.答案:C解析:由于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衡,A选项错误;太阳辐射为地表直接提供光热资源,并非“间接”,B选项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热能,热能促进水资源产生三态变化,进而推动水体运动,C选项正确:太阳辐射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D选项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B正确;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地形较为封闭,水汽难以扩散,且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A错误;上海市、海南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日照时间短,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不适合建设塔式光热电站,C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数量巨大的定日镜必须集中布局,因此在选址上要求更高,建设时对地表的改变更大,对生态破坏可能稍大,没有光伏发电选址灵活,AD错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受天气影响均较大,B错误;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白天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这是光伏发电做不到的,C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D解析: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5.答案:C解析: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故选C。7.答案:(1)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2)分布: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四川盆地最缺乏。缺乏原因: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工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3)纬度、天气状况、海拔状况。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空间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读图可知,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四川盆地最少。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扩散,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日照时数相对较短;其次,四川盆地工业城市多,人们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3)由图一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可知纬度位置影响太阳辐射;由图二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丰富可知地形(海拔高度)影响太阳辐射;西北地区太阳辐射丰富,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贫乏可知天气状况影响太阳辐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