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课教案第 17 周 第 1 次课程名称 历 史 授课内容 13.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授课对象 22级酒店、康养、轨道 教学课时/授课类型 2 新授课授课时间地点 22康养1 22轨道1 22酒店 22康养2 22轨道3内容分析 参考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历 史》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主编:李帆 孟宪实内容定位 本课共设三个子目。第一子目讲“清朝建立全国政权”。这不仅属于课标直接提到的内容,也是课标中其他内容——版图奠定和社会危机的政治和制度背景。然后,第二子目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第三子目讲“盛世危机”。学情分析 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学习当前知识技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中职学生初中历史基础比较薄弱,对历史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中职学生自制力较弱对历史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较少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知道清政权的建立,了解这一时期巩固边疆的措施 通过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的作用等问题,增强学生分析历史事物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清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迹象 解决方法:小 组 讨 论 法教学难点 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措施与意义 解决方法:讲 授 法信息化资源及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依能平台教学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历 史》教科书 教案检查签字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课堂教学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提问 明朝于公元多少年所建立?明朝为什么会灭亡?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巩固并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回答教师的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准备好所用的书本。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参与课堂环节二情境导入 1718年,年过六旬的清朝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 清朝皇帝为什么会抱怨工作多,累,这个王朝遇到了哪些不同于以往朝代的情况呢? 学生认真看黑板,听教师讲解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起居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通过教师的问题,将本课引出来。环节三新课学习 一、清朝建立全国政权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共传十二帝。1636 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 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 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番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从清兵入关,到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清朝存在了 268 年。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三、盛世危机康乾盛世:指清朝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为学生讲解清朝进入山海关的故事,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问:结合教材,概括清巩固统治的措施清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元朝疆域辽阔,明朝的疆域又有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控制比较薄弱。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才又改变,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看似繁华的盛世背后,隐藏着哪些危机呢? 认真听教师讲解,在书本上进行勾画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1.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内阁地位;2.创设奏折制度;3.设立军机处;4.设总管内务府衙门;5.改革皇位继承制度;(见下表)学生在书本上找资料并填写下表。学生认真听讲,在书本上做好笔记。学生通过看图片及资料得出: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重农抑商;西方列强在东南沿海活动频繁;农民起义屡屡爆发;文字狱 通过对书本知识以外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加强对教材的了解,通过表格进行梳理,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能够便于学生观看,理解,记忆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就对清朝边疆治理有详细的讲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只需简单的梳理即可。并且通过地图的对比,加强学生对祖国领土的认识,明白领土完整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领土完整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信心。(课程思政)通过史料、图片,了解盛世下的危机,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与史料实证能力环节四巩固练习 “康乾盛世”是指 ( C )A.康熙帝在位 B.康熙和乾隆在位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D.整个清朝前期 教师提出问题,跟随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学生根据课文的学习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加深学习印象环节五评价总结 清朝前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的发展,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但是在面对世界形式的巨变,清朝君主固步自封,进一步扼杀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步伐,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教师总结本章内容的知识点 和教师一起总结本章内容的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本章所学内容,并进一步加深印象环节六作业布置 清朝前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教师布置作业,使学生自行 学生课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板书设 清前中期的兴盛与危机清统一全国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盛世危机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随堂测验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诊断改进地方上的措施措施 意义东北、新疆 设将军;军政合一 巩固国家统治,并对当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西藏 驻藏大臣西南 改土归流主要威胁 措施 意义东南 郑氏后裔占据台湾 康熙时,1683年统一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清朝实现了周边海陆疆界的 稳定;疆域 跨葱岭, 北达巴勒喀什池,北 伯利亚,东北 外兴安岭和库 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屆岛屿,包括钓 岛、 尾屿等,南 南海诸岛, 南抵喜 拉雅 脉,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定型。东北 沙俄侵略势力 康熙时,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西北及北部 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出兵平叛;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任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西南 西藏地区统治不稳定;土司割据 在西藏册封活佛;派遣驻藏大臣;颁布法律,在西南改土归流中央 设立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