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从闪电谈起 同步课件 (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从闪电谈起 同步课件 (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学习目标
1
重点与难点
2
教学内容
3
课后练习
4
目 录
CONTENTS
学习目标
1. 了解闪电的形成原因和相关知识。
2. 理解闪电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3. 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测量闪电的距离。
重点与难点
1. 闪电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闪电对人类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3. 如何通过实验测量闪电的距离。
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划破沉寂的长空,催动着滚滚雷声……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那么,电是什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堂引入
活动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一、电是什么
用塑料直尺(塑料外壳笔、塑料梳子)在头发或尼龙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小纸屑。有什么现象?
现象:吸引小纸屑。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 ”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带电体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摩擦过的塑料直尺、塑料外壳笔能够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归纳和结论:
摩擦起电
由于空气与扇叶摩擦,由于摩擦起电使得风扇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扇叶会积灰尘。
经常使用的电扇扇叶上总是积灰的原因是什么?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 ,而具有了___ 的性质。
带了电
吸引轻小物体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
+



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呢?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定义:
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
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


观察与思考
1.擦拭镜面的时候,为什么玻璃面上会有一层绒毛?
抹布与镜面摩擦,使镜面带了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绒毛。
2.为什么电风扇用的时间久了,扇叶上会有灰尘?
电风扇工作时与空气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扇叶上会有灰尘。
研究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1) 正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的带电荷规定
为正电荷,可用“+”表示。
(a)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2)负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
为负电荷,可用“-”表示。
(b)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用图13-4(a)(b)(c)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发生怎样的现象写在课本上。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用图13-4(a)、(b)、(c) 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1) 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图13-4(a)]
(a) 带电玻璃棒相互排斥
(2)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 [图13-4(b)]
(b)带电橡胶棒相互排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怎样呢 [图13-4(c)]
(c)带电的玻璃棒跟
橡胶棒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验电器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验电器
【功能】
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演示
验电器的原理
带电棒接触金属球时,电荷重新等量分配,传到两片金属箔上,从而两金属箔带等量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两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
1、电现象的应用:
2、电现象的防护:
闪电---避雷针
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原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
避雷针
静电及其利用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但像雷电这种放电有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和人畜伤亡事故,必须设法避免。
一、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
体带了电
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
四、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课堂小结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