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上册4.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8.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字” 和“古老而优美的文字”这两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知识,了解丰富多样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历史长河中,我国古老而优美的汉字,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多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很多汉字,对汉字也已经非常熟悉。但由于接触少数民族的机会不多,对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了解有限,且平时多接触规范汉字,对于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一个阶段的汉字不同的字体风格知之甚少,同时也充满好奇。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字和我国悠久历史中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汉字的特点,发展历史和汉字书法艺术,能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热爱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
3.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热爱中国汉字,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学习单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字,激趣导入
1.出示云南纳西族东巴文的“打”,让学生看东巴文图猜字,并说说理由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生:打,感觉像是一个大人在用棒子打一个小孩。
师:是的,你们猜的非常对,这个字叫打,它是我国一种民族文字。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你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想不想再猜一个?
2.出示东巴文的“载歌载舞”,简介东巴文,感受纳西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生:我觉得可能是唱,因为有两个人张开嘴,像在唱一些音符一样的东西。
生:我觉得是喊,因为那两个人的嘴巴都有不停的东西出来。所以我觉得是喊。
师:那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载歌载舞,不过我们同学们猜对了一半,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因此啊,东巴文又被称为文字界的活化石,是纳西族人的智慧结晶。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感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字
1.观察阅读角中“我是中国人”的各民族汉字,感受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字。
(1)教师出示教材阅读角中朝鲜文的“我是中国人”,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的文字?可能是什么意思?
师:孩子们,看过了东巴文,你们再来看看这是哪里的文字呢?
生:韩国
师:嗯,这确实很像韩国的文字,但其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中朝鲜族的文字,它通过文字表达的意思是“我是中国人”。
(2)同桌合作,观察研究教材阅读角中“我是中国人”的多民族文字。
师: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书写这句话时有自己不同的文字,给你们时间,同桌一起来看看课本中的阅读角,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连一连,抓住特点,认识民族文字。
师:大家看得很认真,老师来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将文字和民族连一连。
根据学生答案,相机强调民族文字的特点。
师:彝文的文字像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是啊,壮文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拼音大写很像。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看起来非常像,你们是怎么区分的呢?
生:维吾尔文的“我是”是间断的,哈萨克文的“我是”是连起来的,维吾尔文的字体横向短一点,哈萨克文的字体横向长一点。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瞧这两个民族的文字如此相像,其实这两个民族文化是互相影响的。
(4)小组合作,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字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字还有许许多多,下面请大家拿出自己课前搜集的民族文字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后,请代表补充展示自己课本上没有的民族文字资料。
相机板书:丰富多彩的文字
2.同桌合作,探究人民币上的多民族文字
(1)联系生活,自由交流,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些民族文字?
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旅游时有看到过这些民族文字吗?
生自由交流后
(2)通过信封里的人民币和书本中的阅读角,合作研究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文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找找民族文字,打开桌子上的信封,拿出里面我们熟悉的人民币,一起来研究一下人民币上究竟有哪些民族文字?同桌两人仔细看看哦,等下老师来考考你们,如果有困难,可以对照刚才我们学习的阅读角,你就可以看出来。音乐停,讨论结束。
(3)出示人民币部分展示图,谈发现(先学生自己自由发言)
◎第一行和最下面一行是否都是壮文?
引导发现,第一行最大的字体是汉语拼音,最后一行小字是壮文。
◎第二行是什么文字?
联系生活和阅读角认识第二行文字是藏文
◎借助阅读角资料,辨认蒙古族文字
◎仔细对比哈萨克族文字与维吾尔族文字,发现人民币上的文字是维吾尔族文字。
这两个民族的文字也是相互影响,就像刚才我们同学所说汉语拼音和壮文比较相像。
(4)联系生活,发现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字就在我们身边。
老师补充出示其他生活中能看到的少数民族图片,鼓励学生课后多多观察社会生活,搜集信息。
我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字是丰富多样的。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字都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我国国家还立法保护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因为这一些文字都是我国民族瑰宝。
3.阅读法律,了解国家推行普通话,推广规范汉字
(1)出示法律条文,共读条文
为此,我国不仅立法保护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还明确规定了这么一条法律“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我们一起来读,预备齐。
(2)学生谈谈对这条法律条文的理解,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生:意思就是在中国最好使用普通话交流,最好写规范汉字。
师:是的,运用民族文字的同时,为了我们方便交流,最好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所以你就会发现我们看到的标识上有民族文字,但是也有汉字,这就是对这条法律条文的运用。
(二)了解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汉子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面请跟着老师一起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一边参观一边感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1.甲骨纪事,感受图文之美
(1)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
猜猜博物馆前的标志建筑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前,这个立于门前的标志,你认识它吗?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嗯,它其实是我国的早期汉字——甲骨文中的“字。
(2)看一看
◎播放甲骨文历史介绍视频,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了解。观看后交流感受,在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进行补充总结。
◎播放博物馆中展览的甲骨文图片,师生欣赏甲骨文的图文之美。
(3)写一写
根据古汉字猜对应的规范汉字,并工整书写
师:这些古汉字就像图画,形象且生动,它集结的可是古时候人们的智慧。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在书本63面的活动园中有6个甲骨文汉字,你们猜一猜它们分别对应的哪些汉字,在右边工整地写出来。
师生交流答案。
(4)猜一猜
四人小组合作,猜一猜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动物,讨论后,师生交流答案。
师:这甲骨纪事馆的出口处挂着一幅图,正是十二属相,我们赶紧四人小组合作,通过这写意性的形体,猜一猜他们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动物?
合作讨论后,师生交流答案。
看完古汉字,难怪说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
2.物以载文,了解汉字演化之路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二展厅——物以载文,在众多名胜古迹和文物身上找寻汉字的这一路演化的踪迹。
(1)谈一谈
出示古代文物和名胜古迹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的汉字,交流感受。教师相机补充。
古代西周时期称青铜为金,所以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我们就称为金文,这是最雍容华贵的一种文字。
隶书书写的特点,隶书的笔画,他有一个特点,叫做蚕头燕尾,这个头像蚕宝宝一样,尾巴像燕尾一样,所以称为蚕头燕尾。
我们同学现在写的都是楷书,而且同学们楷书不光是颜真卿,当然出现了很多大家还有欧阳询的楷书,柳公泉的楷书,赵孟甫的楷书,不同的人写出的楷书都不一样。
草书很随意,没有那么工整, 跟楷书区别很大,感觉很奔放。字体潦草。
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一种喜欢每一种书体的理由,我们的书法艺术就是这样绚烂多姿,异彩纷呈,所以不管你喜欢哪种开题,但是你会发现它都是形体方正。比画平直,可为楷模,这就是楷书名字的由来,楷书给我们法度森严的感觉,
(2)理一理
学生自己阅读《汉字——一路走来》,理清汉字演化过程,请一位同学上来按顺序摆放汉字字体的演化过程。
(3)想一想
看了这么多优美的字体,自己想是否有想练习的字体,理由是什么。
3.墨宝欣赏,感受书法艺术之美
过渡语: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到第三展厅——文字千秋
(1)观看视频,学生欣赏汉字一路走来的各种字体,教师总结升华。
汉字一路走来,的确,书法艺术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2)展示班内学生的书法作品,共同欣赏。
三、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同学们,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字和古老优美的汉字,都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
四、作业布置
我们中华民族的美丽文字,值得我们在课外继续去发现和学习。我们班上有几位有心的孩子在课外收集古汉字,制作成了精美的手抄报,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