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知人论世【关 于 陶渊明】作为古代最为知名的诗人之一,高风亮节,不为五斗米折腰,高唱《归去来兮辞》而归;安贫乐道,性情自然,赋《五柳先生传》以自嘲;志向远大,崇尚美好,《桃花源记》成理想家园;质朴纯真,嗜酒爱菊,《饮酒》、《归园田居》开山立派,因而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和“田园诗派之鼻祖”。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标注“三点”:1、难点(疑难词语)2、特点(手法)3、关键点(情感)【 初 读 】1、难点(疑难词语)韵:气质。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依依:意同“暧暧”。2、特点(手法):白描1、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2、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赏析下面的诗句,体会白描的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关键点(情感)从“归”谈起为何要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其九陶渊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陶渊明——可望不可及:才高意远放下士大夫的身份,融入田园。田园不是避难所,而是真正的归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