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一 任务二课堂教学设计(二)课题名称 三极管的识别 课时 2设计者 杨鸿 设计者单位 重庆工商学校 一审 电子:辜小兵 二审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 实到人数教学目标 学会:三极管外形、三极管的各极名称、三极管电流分配、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和放大原理。 会学:能认识三极管外形、能说出三极管的构成、能画出不同管型的三极管符号、能分析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并计算电流放大倍数。 乐学: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微课、QQ群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情分析 1.从学生基础上看:项目一LED台灯制作中学习了二极管的结构组成和分析单向导电性时加偏置的方法,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为本次课学习三极管的结构构成和放大条件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从学生总体来说:技能操作上,求知欲高,实践能力强,思维活跃,极具创新能力;理论知识上看,基础知识较差,电路分析能力略显不足。 3.从学生个体上看: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较多,沟通能力较差,团队合作意识欠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极管的识别 难点: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竞赛法。教学准备 实物、工具、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微视频、微信公众平台、QQ群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体现知识点) 教师活动 (提问、讲解、演示、示范操作、播放视频、总结、点评、巡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观看、操作、练习、评价、展示、讨论、提问) 媒体设计(每个知识点至少一张PPT,然后以视频、微课、三维动画、图片、实物形式出现) 活动意图课堂导入 (5分钟) 1.电影播放(5分钟) 创设情景:音响的选购 播放电影《无间道》 讲述:大家刚才看到电影无间道里,两大影帝在店里试音响,怎么挑选呢?梁朝伟给出的答案是高音准、中音甜、低音沉,也就是人们说的“高保真”,什么是高保真呢,就是声音信号被不失真地放大。而放大电路最基本的元件就是——三极管。 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思考回答问题 PPT:三极管的识别 视频:电影片段 通过视频播放音响的选购,引入放大电路的基本元件——三极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展开 (60钟) 2.对比探究(5钟) 讲述:三极管的运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生活中的电子门铃、对讲机、扩音机等等。在本项目《制作串联稳压电源》里,也用到了三极管。 PPT展示稳压电路图 练习1:请同学们用排除法找出电路图中的三极管。观察这个元件有几个极。 发布任务:活动一 同学们用对比排除法从套件里找出三极管,记录个数并观察其外观。 教师巡视 讲述:同学们找出的元件是不是三极管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三极管吧。 在电路图中查找三极管的电路符号。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老师预设的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老师预设的任务。 PPT:任务准备 活动一 1.教师列举身边含有三极管放大的电子产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利用对比排除法在电路中查找三极管,一是对三极管的电路符号有一定的认识,而是对已学过的元件符号有一定的稳固;再通过活动一,让学生从外形上对比排除识别三极管,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3.新课讲解(55钟) (1)认识三极管的外形(5分钟) (2)三极管的结构组成及标识意义(10分钟) (3)三极管的放大概念与放大条件(15分钟) (4)三极管的电流关系与放大原理(25分钟) 播放PPT图片:展示各种类型的三极管。 讲述:三极管的型号很多,一般都标在外壳上。 发布任务:活动二 同学们观察查找出的三极管的外壳,将型号记录在表2-2-1。 教师巡视 提问:三极管,三极管,它有哪三个极呢? 播放PPT图片,讲解三极管的构成、管型、型号和符号。(两种管型:PNP和NPN;三个区:基区、集电区、发射区;三个极: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两个结:集电结、发射结。 练习2: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练习画三极管的符号。 发布任务:活动三 同学们判断三极管的管型。 提问:这个小小的元件有什么作用呢? 上课时选用音响的电影看完后,提到了用三极管放大声音,所以它具有放大作用—放大电流。 讲述: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并不是指其自身把小电流变成大电流,它仅仅是起着一种控制作用。 微视频播放:三极管的三个极好比水流控制。 总结:三极管的放大,不是能量转换,而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设疑:如何完成小控制大的呢? 三极管要起到放大作用,外部条件必须满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两种三极管的各极电位要求为:NPN: PNP: 微课播放(从三极管放大电路中检测的数据分析各极电流变化规律,从而得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观察数据总结: ①三极管的内部电流关系: 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交流放大倍数与直流放大倍数近似相等,可统一用β表示) 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控制了集电极电流较大变化,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练习3:测得某三极管在电路中集电极电流为2mA,基极电流为40uA,问发射极电流是多少?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多少? 发布任务:活动四 工作在放大电路的晶体三极管,电流如图所示。 (1)标出第2只引脚的电流方向 (2)标出各引脚极性 (3)确定管型 (4)计算该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 学生听老师讲解并做好笔记。 学生操作并做记录。 学生听老师讲解并做好笔记。练习画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增加熟练度。 完成活动三,巩固各个方向的三极管的电路符号识别。 观看微视频,学习三极管放大的概念。 思考问题 明确三极管的放大条件 观看微课讲解,理解三极管放大原理,并熟悉公式。 思考练习,加深公式的熟练运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老师预设的任务。 PPT: 认识三极管 活动二 PPT:三极管的结构组成 PPT:活动三 微视频(放大的概念) PPT放大条件 微课 PPT(放大原理结论) PPT:强化训练 活动四 1.通过PPT播放三极管图片,学生认识三极管外形,并观察三极管外表标注。 2.活动二让学生从实际元件中查找三极管,并记录外部标识,有助于学生认识三极管外形。 3.通过仿真实验、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学习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更加细致到位,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然后再用练习题强化训练,现学现用,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4.在新课完成后,用活动四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本课知识点得以巩固。三、学习评价(7分钟) 评价及成果展示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组的表现怎么样?其他组有什么优缺点? 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 利用投影仪对学生完成的情况(任务书)进行展示并评价。同时利用黑板公布每组的完成情况,评出第一名进行表扬、奖励,并请第一名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每组学生代表发言 对其他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听取意见,取长补短 黑板展示,每组完成情况。 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进行评分,实现了师评、互评、自评的评价方式。 通过任务书展示完成情况,激励学生相互竞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四、知识小结 (5钟) 1.三极管的识别 2.三极管的结构组成 3.三极管的电流关系与放大原理 总结知识点、强调重点难点 小组讨论、学生总结 PPT:小结(显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善于表达、沟通、归纳总结的能力。五、课后任务(3钟)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打开QQ群查看完成练习题。 打开并登陆QQ群完成练习题。 QQ群 检验学生对知识点运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手机的意识。板书设计 三极管的识别 三极管的识别 三极管的结构组成 三极管的电流关系与放大原理教学反思 总评:全班近95%的小组能按正确方法识别三极管,教学效果显著。 亮点:1.让电子产品走进课堂,再把课堂学习内容运用到生活中的电子产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 3. 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培养学生对“手机”合理利用的正确认识。 不足:三极管的原理从视频中讲解不够深入透彻;由于个别学生的懒散及个人素质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没有预计中高。 改进:在以后的实训组装调试中,检测出数据,再对三极管放大原理加以重点阐述;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注重任务分工,落实到每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