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2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02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5.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6.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用于分析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7.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关于五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②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③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革命对象没有发生变化④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革命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反帝反专制的历史需要才产生的D.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领导使命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但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速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决定性因素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6.2021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②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③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④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悲哀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救赎自我的道路。以下关于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使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这一事件的发生( )①是基于没有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教训③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光明④表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曲折的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当代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积极影响。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简述党的八大召开最重要的贡献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什么时间节点?并概括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节点而编制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分别是什么?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详解】①:“五四运动”之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成立,①错误。②③:“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 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它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革命对象没有发生变化,②③正确。④: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革命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④错误。故本题选C。2.A【详解】A: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故A入选。B: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故B不选。C: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故C不选。D: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并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实现民族复兴,故D不选。故本题选A。3.A【详解】①②: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故③说法错误。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非非常强大,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C【详解】②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④正确。①③: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①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5.C【详解】②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②④正确。①③:通过以上分析发现,①③错误。故本题选C。6.B【详解】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故①④正确。②: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不是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③错误。本题①④正确,故选B。7.C【详解】②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③正确。①: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不符合题意。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D【详解】②④:“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一个曲折的历程,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教训,②④符合题意。①:“大跃进”运动是基于片面夸大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不合题意。③:“大跃进”运动强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9.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分析】背景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当代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积极影响。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效信息②: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有效信息③: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得分点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得分点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10.(1)贡献: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分析】背景素材:党的八大考点考查:党的八大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简述党的八大召开最重要的贡献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可联系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有效信息②: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可联系贡献: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得分点②:贡献: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11.(1)时间节点:1949年到1956年。(2)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总任务: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析】背景素材: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考点考查: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节点而编制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方向。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节点以及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节点而编制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设问相对比较简单,可根据材料和教材直接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有效信息②: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年至1956年,一化三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年至1956年,一化三改。得分点②: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点睛】此类题型设问和所考察知识点比较简单,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可以看出强调的时间点是1949年至1956年,然后可直接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教材知识进行分析作答,作答时要根据题目设问分别作答,切记混淆。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