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复习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5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复习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05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5.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7.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选择题
1.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的科学性,对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以坚定自信的姿态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已经成为普世价值,对所有国家都适用
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最鲜明的品质,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提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品质?( )
A.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B.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C.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D.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3.在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中方代表杨洁篪自信地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这与120年前的辛丑年谈判有质的区别(见下图)。当今中国外交的自信来自(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
②中国迈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
③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为国际社会认可
④中国担负起主导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A.我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B.开启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C.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D.我们要继续奋斗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四个“伟大”。关于四个“伟大”,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①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伟大工程指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伟大事业指的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事业
④伟大斗争指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关于共同富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到2035年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②要求实现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物质富裕
③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④是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开启之年。某校高一学生准备开展主题为“奋进新时代,展望2035”的演讲活动。下列材料中符合演讲主题的是( )
①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能够基本实现
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④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我们党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一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这表明我们党必须( )
①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始终保持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全面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为青年点赞:“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1)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未来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请思考“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
(2)实现“这一时代使命”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学生该如何作为?请给广大青年学子提两条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但不是已经成为普世价值,也不是对所有国家都适用,③说法错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不意味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实现,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D
【详解】A: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B不符合题意。
C: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强调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C不符合题意。
D: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③:当今中国外交的自信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为国际社会认可,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错误。
④:选项中“中国担负起主导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责任”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C。
4.D
【详解】A: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A错误。
C: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C错误。
B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排除B,D正确。
故本题选D。
5.C
【详解】①: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材料强调的是错误的说法,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伟大工程指党的建设,材料强调的是错误的说法,故②符合题意。
③:伟大事业指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材料强调的是错误的说法,故③符合题意。
④:伟大斗争指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材料强调的是错误的说法,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D
【详解】①: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①错误。
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允许先富帮后富,并非要求实现整齐划一、齐头并进,②错误。
③: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共同富裕是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③正确。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B
【详解】②:到2035年,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而不是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②说法错误。
①③:该演讲活动的主题是“奋进新时代,展望2035”,主要是围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开的,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①③符合题意。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A
【详解】①:材料强调党的自身建设,没有体现我们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我们党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病症,一次一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以敢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疾开刀,以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这表明我们党必须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党的自身建设,没有体现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9.①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分析】背景素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全面看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主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有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已经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角度分析;
有效信息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可从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们的要求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得分点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得分点③: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需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有效信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联系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有效信息③: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联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得分点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得分点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点睛】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11.(1)“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考点考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思考“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未来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可判断“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后依据教材回答其本质即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在实现“这一时代使命”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学生该如何作为,给广大青年学子提两条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考生应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调动教材相关知识,运用术语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可联系坚定理想信念,把人生志向与祖国和人民联系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本题答案不固定,考生只要能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开放性命题答题技巧:
(1) 仔细审题,领会题意和题目指向。即一方面通过阅读理解,吃透题意;另一方面要通过思考推断,弄请题目指向。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2)回归书本,提取基础知识。一般来说,试题所提供的答案在课本中可以找到存在依据,答案要从书本出发。脱离书本,答案就不会完整。因此,一定要抓住课本,提高课堂效率。
(3) 多角度思维,择优选择答案。回归书本不等于照搬书本。在解答开放性试题中,要正确运用发散性思维,就试题中的设问,灵活地进行语言表达。在确定好所用的知识点后,还要多方面地择优选择答案,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分析和回答问题。一定不要拘泥于课本,要走出课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