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任务二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一任务二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简介

项目一 任务二课堂教学设计(五)
课题名称 安装串联型稳压电源 课时 2
设计者 设计者单位 一审 电子: 二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实到人数
教学目标 整体描述(学会、会学、乐学) 1. 学会:稳压电源的安装技巧。 2.会学:通过稳压电源的安装,掌握电路安装的方法。 3.乐学:利用教师演示、学生分组竞赛、教师讲评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组装稳压电源的同时学会小组协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情分析 1.通过上次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电容、稳压二极管、电位器和小功率三极管 2.学生已经判别出了电容、稳压二极管、电位器和三极管的质量及引脚,并进行了筛选 3.清理并检查了电路板及其他物料,本次课可以直接进行安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技巧 难点: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工艺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竞赛法、讲解评价法
教学准备 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板、元器件、导线、焊接及整形工具、课件、相关教学设备等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体现知识点) 教师活动 (提问、讲解、演示、示范操作、播放视频、总结、点评、巡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观看、操作、练习、评价、展示、讨论、提问) 媒体设计(每个知识点至少一张PPT,然后以视频、微课、三维动画、图片、实物形式出现) 活动意图
一、课堂导入(5分钟) 1.温故知新 播放上次课检测过的元器件图片 1.创设情景:看图识物 播放元器件的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 图片显示:二极管1只、三极管2只、电位器1个 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提问:如何判别二极管的引脚和好坏?如何判别三极管的引脚?如何判别电位器的好坏? 根据PPT上的提问来作答 PPT:播放出“如何判别二极管的引脚和好坏?如何判别三极管的引脚?如何判别电位器的好坏?”这三个问题 为接下来的安装打下基础
二、课堂展开(70 分钟) 1.安装电阻 请同学们在元件袋中找出电阻R1-R7,并在印制电路板上找出电阻的安装位置 (2)按照任务一电阻的安装方法,对其进行整形、插件、安装 (1)找出电阻,并对其进行整形 (2)插件并焊接 PPT:电阻的安装位置及安装以后合格图片 更加熟练的安装电阻
2.安装稳压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 (1)请同学们在元件袋中找出稳压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1-D4,并找出它们在印制电路板中的位号 (2)教师讲解:二极管的安装应采用贴板式安装,不能悬空太高 (3)教师演示:用镊子按照印制板的尺寸要求,将引脚弯曲成型 (4)教师经验总结:为了让二极管安装后两端高度一致,用镊子的相同位置使引脚弯曲,弯曲时不能用力过猛,防止二极管开裂 教师巡视:学生对二极管引脚的处理情况 (5)指导学焊接,检查焊接质量、修剪之后引脚的长短 (1)在元件袋中找出稳压二极管D5,根据印制电路板上的符号和字母,找到D5的位号 (2)学生听老师讲解 (3)按照老师的演示方法,将二极管引脚用镊子弯曲成型 (4)将D1-D5焊接在电路板上,并剪去二极管引脚多余部分 PPT:展示出D5的方法安装 三维动画:稳压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结构区别 学会稳压二极管的安装
3.安装电位器RP1 请同学们在元件袋中找出电位器,并找出它在印制电路板中的位号 教师讲解:由于电位器的引脚不需要整型,所以请同学们找到安装位置后,将电位器安装好就行 教师提示:电位器要用力下压,将其卡紧 (4)教师巡视学生的安装、焊接情况 (1)在元件袋中找到电位器,根据印制电路板上的符号和字母,找到RP1的位号 (2)将电位器向下压紧 (3)进行焊接。由于电位器的引脚比其他元件引脚粗,所以焊接时注意焊料的用量 PPT:展示出电位器的安装方法 微课:电位器的调节方法 学会安装电位器,并通过实物了解电位的作用
4.安装瓷片电容 (1)请同学们在元件袋中找出瓷片电容C1,并在印制电路板上找到它的安装位置 (2)瓷片电容采用立式安装,引脚整形时要注意力度,离电路板的高度约为1cm (3)请同学们按照任务一的安装和焊接方法进行安装、焊接 (4)提示:瓷片电容不用区分引脚的正负极 (1)找出瓷片电容,并找到电路板上相应的安装位置 (2)进行整形并安装、焊接 PPT:展示出瓷片电容的安装方法 巩固瓷片电容的安装方法,更进一步了解它在电路中的作用
5.安装晶体管VT1、VT2、VT3 (1)教师安排任务:在元件袋中找出VT1、VT2、VT3三个晶体管,并根据其型号在电路板上找到相应的安装位置 (2)教师讲解:晶体管同样采用立式安装,但是由于它需要散热,所以引脚应与电路板之间有0.5cm的距离 (3)教师经验总结:由于三极管的引脚排列较紧密,而电路板上的插孔较宽,所以在进行元件整形时,可将其引脚进行两次弯曲 (4)教师提示:晶体管的极性不能装错,每位同学安装好后先经过检查才能进行焊接(小组长在老师处,其他成员在小组长处)。 (1)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出元件并找到相应的安装位置 (2)区分晶体管引脚(上次课已经进行了检测,所以本次只需要找出它的b、c、e即可),然后根据电路板上的型号安装晶体管,安装完成后,组长举手示意,待老师检查无误。其他成员由组长检查 (3)进行焊接 PPT:展示晶体管的安装方法 学会三极管的整形,并熟悉三极管离电路板的高度
6.安装电解电容 (1)请同学们找出电解电容C2-C6 (2)电解电容也需要立式安装,并且要贴着电路板进行安装 (3)请同学们按照任务一的方法进行电解电容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先检查极性无误后再焊接) (4)教师经验总结:注意电容的正负极,先安装体积较小的电容(C3-C6),最后安装体积大的电容(C2) (1)找出电容并整形 (2)安装(注意正负极),安装完成后请组长检查,无误后焊接 (3)焊接 PPT:展示电解电容的安装方法 进一步熟悉电解电容的极性和电路板的对应
7.安装复合管 (1)请同学们找出复合管,安装晶体管的安装、焊接方法进行安装和焊接 (2)教师提示:复合管要贴着电路板安装,注意极性 安装并焊接复合管 PPT:展示安装复合管的方法 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复合管和三极管安装的异同
8.安装接线器和保险管底座 (1)请同学们找出接线器和保险管底座,并在电路板中找到相应的安装位置 (2)教师提示:安装时要用力将其按到底,防止伤手(在安装时课借助其他工具) 安装并焊接接线器和保险管底座 PPT:展示接线器和保险管底座的位置 了解信号的进、出及电路的保护措施
9.元件脚处理 (1)焊接完成后,请同学们进行剪脚、检查焊点,修补缺陷、清理(方法同任务一) (1)剪脚:利用斜口钳的尖嘴部分剪去印制线路板元器件的多余引线(剪头留脚1mm) (2)检查焊点,修补缺陷:在剪脚的过程中,观察焊点有无缺陷,如漏焊、虚焊、假焊等,应及时修补。 (3)清理:清理印制线路板和工作台面上的多余的锡渣、剪去的管脚。 视频:展示管脚的处理方法 更直观的了解如何处理管脚、修补缺陷,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成果展示及评价(7分钟)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将组装完成后的电路板进行组内交换评价,找出错误和缺陷 拿出每一组组装最好的在其他组进行传看 (3)评选出本次课的“操作之星”5名 (1)从以下两个方面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交换检查和评价: 安装错误有 ;整形、焊接、剪脚等缺陷有 。 (2)最后选出一块组装最好的电源交给老师,拿到其他组间传看 PPT:展示出本堂课的“操作之星”名单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总评的方式,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小结(2钟) 强调重难点 重点: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技巧 难点: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工艺 听老师讲述并观看PPT PPT:展示重点、难点 再次思考、巩固,更加牢固的掌握本次课的内容
五、课后任务(5分钟) 登陆系统完成习题 请同学们打开“云教育”并登陆学生端完成练习题。 打开并登陆学生端完成练习题。 伯兆“云教育”系统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云教育”平台的意识以及知识点运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技巧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工艺
教学反思 总评:由于这还是第二次组装电路,所以全班有90%左右的学生成功完成了组装。但是优良率仅为60%。 亮点:1.学生从识别元件、检测元件再到安装电路,一个个散落的元件被他们组装成了一个产品。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 由于是小组间进行教学,学生在自己做的同时也在观察别人怎么做,大大提高了电路组装的成功率。 3.本次组装过程中所有同学的元件安装全部正确。 不足:1.学生对元件的整形、焊接水平还有待提高。 2.小组长没能完全发挥作用。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方面,应该加大巡视力度,更加严格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学生方面,要求小组长负责全组,落实好组内同学的任务,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