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任务课堂教学设计(一) 课题名称 制作三人表决器—拓展与提高 课时 2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实到人数 教学目标 学会: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会学:逻辑函数的化简(运算法则、常用化简方法) 乐学: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写出真值表及逻辑函数—化简,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学情分析 1.通过对三人表决器的制作,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一些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喜欢实践,喜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3.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逐步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电路,并化简 难点:逻辑电路化简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竞赛法、讲解评价法 教学准备 实物、工具、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百一测评题库建设、微信公众平台、QQ群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体现知识点) 教师活动 (提问、讲解、演示、示范操作、播放视频、总结、点评、巡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观看、操作、练习、评价、展示、讨论、提问) 媒体设计(每个知识点至少一张PPT,然后以视频、微课、三维动画、图片、实物形式出现) 活动意图 课堂导入 (1分钟) 1.温故知新 结合前面装配的电路图,重述任务描述 1.创设情景: 展示电路图 提问:结合前面装配的电路图,重述任务描述 根据老师创设的情景回答问题 PPT:展示第四页PPT 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过渡,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过来 课堂展开 (70分钟) 2.观察探究 3.新知识 4.新课讲解 逻辑函数的运算法则 (2)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 (3)逻辑函数化简的常用方法 (4)课堂练习 (5)逻辑函数化简注意事项 1.发布任务: 提问:同学们,请拿出我们的劳动成果,通电并找出能使LED点亮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巡视 引导部分小组找规律并记录 表扬部分做得快的小组 抽问:请一个小组展示他们找到的规律,其它小组纠正。 点评、表扬 巡视 提问: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观察,简单说规律? 总结 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逻辑表达式并举例验证。 逻辑表达式—逻辑图 随堂练习,方法归集 引出问题 提问:这些逻辑表达式有的很复杂,能简单些吗? 老师讲解、演示 老师引导学生归集逻辑函数化简的意义 老师仔细讲解: 并项法、吸收法、消去法、配项法 任务布置:课堂练习 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查看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点评。 老师利用QQ群发起话题讨论,并查看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分。 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逻辑函数往往比较复杂,化简时应灵活使用所学的公理、定理及规则,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老师预设的任务,学生记录在草稿本上。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发言 同时按下两个按键和三个按键时的对比发现 一起学习如何从真值表中得到逻辑表达式 学生更好的掌握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复杂问题简单化)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进入随堂测评完成课堂练习,从而发现问题,利用百度等网络检索信息,QQ群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化简逻辑函数,从而掌握要领,得出规律 PPT:活动一 观察发现 引出问题 图片 实物:三人表决器成品,通电试验。 PPT:第七页,先展示规则,学生回答大部分正确,展示真值表 PPT:规律总结 PPT:9、10 PPT:11 PPT:12、13 PPT:13 PPT:14、15 PPT:16 PPT:17-20 PPT:21-23 几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1.通过活动一,让学生从自己作品入手,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找到规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比较容易。 从找规律到真值表过渡,紧密衔接,如何写出真值表。 从规律中找出异同,得到方法,为真值表过渡到逻辑表达式做铺垫。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降低难度,找到规律,举一反三。 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简化逻辑函数上 关键知识点老师重点讲解 学以致用,随堂练习可以快速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老师的教学进度提供有力参考 总结归纳,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成果展示及评价(5分钟) (7)评价 利用投影仪对学生完成的情况(任务书)进行展示并评价。同时利用黑板公布每组的积赞情况,评出第一名进行表扬、奖励,并请第一名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每组学生代表发言,对其他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听取意见,取长补短 黑板:每组积分情况 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进行评分,实现了师评、互评、自评的评价方式。 小结 (3钟) 总结、强调 1.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有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三种表示方法。 2.逻辑函数化简常用的方法有并项法、吸收法、消去法、配项法。 小组讨论、学生总结 PPT:显示本节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善于表达、沟通、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课后任务(1分钟) 作业布置 任务:扫描微信二维码观看视频,并完成练习题 扫描微信二维码进行学习 微信二维码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手机的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制作三人表决器—拓展与提高 1.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图三种表示方法。 2.逻辑函数化简常用的方法 并项法、吸收法、消去法、配项法。 教学反思 总评:全班近98%的同学能跟上教学节奏,教学效果显著。 亮点:1.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设计问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浓。 3.降低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提高了手机在学习中的使用率。 不足:由于个别学生的懒散及个人素质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没有预计中高。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多注意学生素质及信息技术的培养,多关心、鼓励、肯定他们。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重大教育出版社)项目一 LED台灯二极管的检测与安装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材分析: 四、学生分析: 1.通过上节课对二极管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二极管的外观和二极管的作用,并对LED台灯的制作产生较浓的兴趣。 2.学生喜欢实践,喜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3.由于上节课的知识理论性较强,个别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存在偷懒的现象。 五、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二极管正负引脚的识别、质量好坏的检测以及安装 知识与技能:二极管正负引脚的识别方法以及安装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六、重点难点 重点:二极管正负引脚的识别与检测 难点:二极管的安装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做到教法与学法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法的使用,也加强学法的指导。 教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竞赛法、讲解评价法等来增强教学效果; 2、教师在“做”中教,突出技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技巧、突破难点。 学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操作实践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会了用二极管的好坏检测与安装,学中“悟”悟出以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维修电器遇到二极管的问题如何排除故障。 课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百一测评题库建设、QQ群、微信公众平台,问专业教师和课本自学;运用微视频、多媒体展示,仿真软件,实物,实现自己动手操作,能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记住问题,解决问题。 八、教学环境: 实物+ 网络教室 + 电子仿真软件 +PPT 文稿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知新。 1. 教师活动:利用PPT展示各种二极管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说出二极管的类型、符号和特性。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二极管的种类,方便同学们后面在LED套件里找到所有二极管,并能够进行分类。 2. 观察探究 ①教师活动:发布本节课的任务,活动一:小组为单位,找出套件里的二极管并统计其个数。老师在下面去巡视,观察学生完成的情况。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打开手中的LED台灯套件,找出所有的二极管。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让学生从身边的电器入手,感受二极管的重要性,激发课堂的学习兴趣。 ②教师活动:发布任务活动二:观察找出的二极管,记录下每只二极管的特点。老师巡视小组,对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指点。待学生完成之后利用无线镜像技术展示各小组完成的情况,并且进行点评。 学生活动:找出二极管,并填写表2。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二,让学生总结出实物二极管的特点,并利用无线镜像技术把每组的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分步学习。 ③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发现二极管的特点。并提出问题:这些不同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呢?如何去检测二极管的好坏,排除了它本身的故障,才能安装到电路板上,减少故障出现?引出新课内容,二极管的检测与安装。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进行讨论并预习LED台灯二极管的检测与安装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自己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授: 二极管正负引脚的标记与识别方法 ① 教师活动:播放微课,利用动画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微课,并总结,然后听老师的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化手段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②教师活动:任务布置:课堂练习1 通过百一测评网站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利用QQ群发起话题讨论,并查看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评分。通过QQ群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学生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网上答题随堂测评完成课堂练习1。发现问题,利用百度等网络检索信息,QQ群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老师利用百一测评网站、qq群、微信号公众号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可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③教师活动:播放微课,然后利用课件讲解其操作要点。任务布置:课堂练习2,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巡视。 学生活动:观看微课,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仿真软件来进行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手机也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实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④教师活动:任务布置:综合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组的表现怎么样?其他组有什么优缺点?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 学生活动: 先利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再准确地焊接到电路板上。学生讨论,每组学生代表发言 。 设计意图:实物与课件的对比讲解、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教师整理、信息化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进行评分,实现了师评、互评、自评的评价方式。 成果展示及评价 教师活动:利用投影仪对学生完成的情况(任务书)进行展示并评价。同时利用黑板公布每组的积赞情况,评出第一名进行表扬、奖励,并请第一名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生活动:对其他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听取意见,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在黑板上填写小组得分情况,通过评比的模式,学生也希望有种竞争意识。在快乐的氛围里面学习到知识。 小结 教师活动: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首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点,应该掌握那些技能。再次老师进行总结归纳:1.二极管正负引脚的判断方法 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质量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善于表达、沟通、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分发10只二极管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表2 学生活动:完成表2的任务,扫描微信二维码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手机的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十、教学反思 总评:全班近98%的同学学会了二极管正负引脚的识别与检测,教学效果显著。 亮点:1.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浓。 3.降低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提高了手机在学习中的使用率。 不足:由于个别学生的懒散及个人素质导致课堂学习效率没有预计中高。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多注意学生素质及信息技术的培养,多关心、鼓励、肯定他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