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元器件识别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贴片元器件识别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简介

项目三 任务九课堂教学设计(一)
课题名称 贴片元件识别 课时 2
设计者 设计者单位 一审 二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实到人数
教学目标 整体描述(学会、会学、乐学) 1.学会识别贴片元件,能正确区分各类贴片元件 2.会学各类贴片元件识别方法 3.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各类针脚式元器件的检测、焊接等基本技能,但是对于贴片元器件还不曾涉及。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电路的要析和调试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元件的 心理特点: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对新事物有一定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难点:能按元件清单正确筛选贴片元件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工具、课件、相关教学设备等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计 活动意图
一、课堂导入(**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看过那些抢答类型的节目?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2.教师播放一段诗词大会节目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目中抢答器的特点? 学生观看、讨论、进行交流 抢答节目视频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展示制作好的抢答器成品 教师布置本项目任务是制作八路抢答器,要安装抢答器首先要清点整理元器件 学生观看 实物投影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方向,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二、课堂展开(60 0.+0 Yop-T321-0分钟) 3.新课讲解 (1)贴片电阻的识别 (2)贴片电容 (3)贴片二极管 (4)贴片发光二极管 (5) 贴片三极管 1.发布任务 ——按表9-3清点并归类抢答器元器件,将元器件的个数、规格填写在表内 巡视 2.探索新知 提问:同学们在清点归类元器件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引出问题: 遇到一些以前不曾涉及到的元件——贴片元件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提供的贴片元件的识别资料先进行自主学习 总结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识别的注意事项 师: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有哪 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这些贴片电阻上的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呢? 师:归纳讲解贴片电阻的识别方法 师:有极性贴片电容如何区分极性呢? 师:归纳讲解贴片电容识别方法 师:无极性贴片电容外形与贴片电阻很相似,如何区分 师:归纳讲解贴片电容与贴片电阻识别技巧 师:贴片二极管的常见封装形式有哪几种? 师:如何区分二极管的正负引脚? 师:如何区分贴片发光二极管正负引脚? 师:贴片三极管的常见封装形式有哪几种? 师:如何区分三极管的引脚? 活动三:比一比贴片元件的识别 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错误 学生清点元器件,发现一些以前不曾遇到的新元件 小组合作探索学习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学生讨论,每组学生代表发言 按表9-3清点归类完成贴片元件的整理 针对老师的小结,进行检查并纠错 PPT: 表9-3 抢答器元件清单 PPT: 各类贴片元件图片 PPT: 贴片电阻阻值表示方法 PPT: 无极性贴片电容和有极性贴片电容图片 PPT: 贴片电阻与无极性贴片电容区分技巧 PPT: 贴片二极管图片、正负引脚识别方法 PPT: 贴片三极管识别方法 让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完成针脚式元件清点 培养学生自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让学生先利学资料完成自学尝试完成贴片元件识别清点,老师再归纳讲解,学生再实践的方法突出本课任务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成果展示及评价(**分钟) 元件清单 指导学生分组展示清点整理实训成果,采用评价表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学生分组展示自已的识别清点结果,并介绍贴片元件识别技巧 黑板:每组积分情况 实物投影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对学生全面评价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小结(**钟)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做补充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学生总结归纳 PPT:显示本节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表达、沟通、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课后任务(**分钟) 作业布置 任务:扫描微信二维码观看视频,并完成练习题 扫描微信二维码进行学习 微信二维码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网络平台的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制作八路抢答器 贴片电阻 贴片电容 贴片二极管 贴片发光二极管 贴片三极管
教学反思 总评:本任务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亮点:1.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浓。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
制作八路抢答器一
二、课时:
2 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案例《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重大教育出版社)项目九 制作八路抢答器,这部分内容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编码、译码、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简单数字电路安装与调试技能。
四、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三人表决器等任务的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各类针脚式元器件的检测、焊接等基本技能,对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电子小产品的制作产生了较浓的兴趣,但是对于贴片元器件还不曾涉及,对电路工作原理、调试等方面还比较差、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练习。
五、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抢答器。
知识与技能:抢答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与合作精神。
六、重点难点
重点: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难点:能按元件清单正确筛选参数正确的贴片元件
教学策略
教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竞赛法、讲解评价法等来增强教学效果;
2.教师在“做”中教,突出技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技巧、突破难点。
学法:以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法,学生在“做中学学会了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课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百一测评题库建设、QQ群、微信公众平台,问专业教师和课本自学;运用微视频、多媒体展示,仿真软件,实物,实现自己动手操作,能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记住问题,解决问题。
八、教学环境
实物+ 网络教室 + 电子仿真软件 +PPT 文稿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看过那些抢答类型的节目?。。。。。诗词大会、芝麻开门等
2.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诗词大会抢答节目的视频,请同学观察抢答器的特点?
抢答器是一种在竞赛抢答中,有多组(人)参加时,显示那一组抢答成功,同时抑制了其它组的抢答的可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3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抢答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方向,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2. 观察探究
活动一:试一试清点抢答器元器件
教师活动:发布本节课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按表9-3清点抢答器元器件,将元器件的个数、规格填写在表内。老师在下面去巡视,观察学生完成的情况。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打开手中的抢答器套件,进行清点前面学过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一,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旧知识的目的, 同时发现要完成本次任务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贴片元件识别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学一学贴片元件的识别
教师活动:我们在刚才的清点元器件的过程中,除了前面学过的针脚式元件,遇到一些以前不曾涉及到的元件——贴片元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提供的贴片元件的识别引导文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引导文进行分组自学,并试着对抢答器中的贴片元件进行识别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发现学生自学贴片元件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讲解各种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讲解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识别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三:比一比贴片元件的识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元件清点归类进行复查,发现识别过程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针对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对识别的贴片元件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三,让学生总结出实物二极管的特点,并利用无线镜像技术把每组的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分步学习。
(三)成果展示及评价
教师活动:利用投影仪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表9-3进行展示并评价。同时利用黑板公布每组的积赞情况,评出第一名进行表扬、奖励,并请第一名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学生活动:对其他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听取意见,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在黑板上填写小组得分情况,培养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
(四)小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学生总结。
教师活动: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贴片元件知识点,应该掌握那些技能。老师进行最后总结归纳:1.贴片电阻、参数、封装;2.贴片电容与贴片电阻的区别;3.贴片二极管极性的判断;4.贴片三极管管脚、管型的判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总结归纳能力。
(五)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布置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贴片元件的焊接方法,为抢答器的安装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微课视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十、教学反思
总评:本任务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亮点:1.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在做中教。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习兴趣浓。
不足: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其与专业有机的整合。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多注意学生素质及信息技术的培养,多关心、鼓励、肯定他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