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存器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寄存器电子教案(表格式) 高教版 中职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资源简介

项目三 任务九课堂教学设计(五)
课题名称 寄存器 课时 2
设计者 设计者单位 一审 二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实到人数
教学目标 整体描述(学会、会学、乐学) 1.学会寄存器的功能、构成和分类及工作原理 2.会学各种寄存器的应用 3.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习各种门电路、触发器的组成和逻辑功能及应用,但是对于由门电路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寄存器还不曾涉及。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电路的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寄存器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提高。 心理特点: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在抢答器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教学设备等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教学时间分配、教师学生活动、教学工具资源利用、教学评价方式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体现知识点) 教师活动 (提问、讲解、演示、示范操作、播放视频、总结、点评、巡查)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观看、操作、练习、评价、展示、讨论、提问) 媒体设计(每个知识点至少一张PPT,然后以视频、微课、三维动画、图片、实物形式出现) 活动意图
一、课堂导入(5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D触发器,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D触发器的组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PPT课件呈现问题 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2.教师播放PPT,提问D触发器逻辑功能? 抽个别同学回答 PPT课件呈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提出本次课学习内容寄存器,是以D触发器为基础。 学生观看 PPT课件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方向,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二、课堂展开(70分钟) 寄存器基本构成和功能 4位 基本寄存器的组成 寄存器 概念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一些数据暂时存放起来,这种能够暂时存放数据的逻辑电路为寄存器。 2、寄存器的基本功能 寄存器具有接收数据、存放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3、寄存器的基本构成 寄存器是由门电路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 一个触发器能存放一位二进制数码; N个触发器可以存放N位二进制数码。 寄存器的分类: (1)、按寄存器存放数码的方式有并行和串行两种。 并行方式:是数码从各对应位输入端同时输入到寄存器中; 串行方式:是数码从一个输入端逐位输入到寄存器中。 (2)、按逻辑功能分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基本寄存器:存储二进制数码、运算结果或指令等信息的电路。 移位寄存器:不但可存放数码,而且在移位脉冲作用下,寄存器中的数码可根据需要向左或向右移位。 二、基本寄存器 1、电路组成 CR:异步清零控制端; D0~D3端:数据输入端,并行输入; Q0~Q3端:数据输入端,并行输出。 三、移位寄存器 1、概念 移位寄存器用于寄存一组二值代码,并将这组代码在脉冲的作用下进行移位的器件。 2、分 类 (1)、按移位方式分 (2)、移位数据的输入-输出方式分 3、右移寄存器 (1)、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 假设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为0000,现将数码D3D2D1D0(1101)从高位(D3)至低位依次送到D1端,经过第一个时钟脉冲后,Q0=D3。由于跟随数码D3后面的数码是D2,则经过第二个时钟脉冲后,触发器FF0的状态移入触发器FF1,而FF0变为新的状态,即Q1=Q3,Q0=D2。依次类推 、状态表 、波形图 学生观看寄存器的基本功能和构成并完成笔记 学生观看基本寄存器的组成并完成笔记 重点学习4位右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让学生清楚的认识了解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3到,眼到心到手到,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让学生清楚的认识了解新知识
三、小结(12钟) 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做补充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 抽学生总结归纳 PPT课件
四、课后任务(3分钟) 书上课后作业题
板书设计 寄存器 复习 寄1、概念 功能3、组成4、分类 三、基本寄存器1、组成2、逻辑功能四、移位寄存器1、电路结构2、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
提问:(1)、D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和符号?
(2)、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提问:经过多少个脉冲在DI串行输入的数据能在DO端串行输出?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
寄存器
二、课时:
2 课时
三、教材分析:
本案例是重庆市教科院牵头组织的电类专业共建共享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任务九中的“制作八路抢答器”,这部分内容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编码、译码、触发器等数字电路基础理论知识。
四、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三人表决器任务的的学习,学生对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对电子小产品的制作产生了较浓的兴趣。但学生普遍对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职高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够好,自学能力不强,分析能力较差,比较缺乏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
五、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寄存器。
知识与技能: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在抢答器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与合作精神。
六、重点难点
重点: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在抢答器中的应用
七、教学策略:
教师准备好PPT课件和教案资源,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量,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学过程中运用 BBS 平台 , 让学生交流技巧、归纳小结所学内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交流网站实现的基本过程,加深对网站实现过程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通过大量的讲解、演示进行关键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
八、教学环境:
BBS+ 网络教室 + 多媒体演示教学软件 +PPT 文稿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导入。
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D触发器,现在一起来回忆一下,D触发器的组成?
2.师:提问D触发器逻辑功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
3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寄存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方向,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二)新授:
( 1 )教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
( 2 )教师讲解
( 3 )学生理解并记笔记
( 4 )小结
( 5 )作业
十、教学反思
1. 在准备教学资源时,教师要多准备一些图片与动画,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2.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太少,也没有评价机制,多让学生讨论交流,提高课堂的参与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