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班级: 组名: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3.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中辅助线的添加和对性质2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教材P75图13.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2)上述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3)除了剪纸的方法,还可以怎样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动手剪纸、观察,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自学教材75-77页,完成下列问题)【想一想】——1.用剪刀按照P75“探究”介绍的方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想一想,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2.将1中的等腰三角形沿对称轴对折,找出重合的线段和角,由此你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3.除了教材P76的证明方法证明性质1,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想一想】——阅读教材P76例1,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题是用什么方法求△ABC各角度数的?(三)应用新知,展示交流(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则其余两角为_____________.(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盘点收获我们可以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五)当堂检测,巩固拓展1、在△ABC中,AB=AC,(1)如果∠A=70°,则∠C=_________,∠B=___________(2)如果∠A=90°,则∠B=_________,∠C=___________(3)如果有一个角等于120°,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4)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5°,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图(3)图(4))2、如图(3)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B、∠C、∠BAD、∠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3、如图(4),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六)整理学案,布置作业完成长江作业当堂检测【学习反思】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