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7《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2.7《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7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树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自然规律,并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本课《可爱的动物》则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三、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动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但是,对于动物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重难点
1. 重点: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难点: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教师展示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为什么?
3.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喜欢动物?动物有哪些可爱之处?
4. 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和关注,从而引出课题《可爱的动物》。
(二)新课学习,互动探究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动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吗?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或实物,了解不同动物的形态和特点。
4.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
5.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它们有哪些可爱之处?
6.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7.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动物的伤害和保护动物的措施。
8.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动物做些什么?
9.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巩固提升,实践应用
1. 设计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等题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实践活动,如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养护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和纠正,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习题设计
1. 填空题:
(1)动物是       的生物,它们有着       的形态和       的生活习性。
(2)动物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哺乳动物的特点是       。
(3)一些常见的动物如       、       等都有       的特点。
2. 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的特点?(  )
A. 有生命 B. 有活动能力 C. 有感觉器官 D. 有生殖能力
(2)下列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特点?(  )
A. 体温恒定 B. 有毛 C. 胎生 D. 有翅膀
(3)下列哪个不是鸟类的特点?(  )
A. 有羽毛 B. 能飞翔 C. 卵生 D. 有角
3. 判断题:
(1)所有的动物都有感觉器官。(  )
(2)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
(3)有些动物对人类有益,如蜜蜂可以采蜜。(  )
4. 简答题:
请举例说明动物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坏处?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知道了动物的分类和特点,还知道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关注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树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观念。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帮助他们了解了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与动物的互动中。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于动物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有了明显的认知提升。但是,在描述动物的特点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理解困难的现象,需要今后加强引导和解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