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知识点-2022-2023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知识点-2022-2023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1.1悄悄变化的我
(一)悦纳生理变化
★1.青春期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生理变化对我们的影响
积极: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消极: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发育有什么特点
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4.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
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二)直面矛盾心理
★5.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
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6.如何正确对待(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有哪些 )
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一)学会独立思考
★7.独立思考的内涵: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二)培养批判精神
8.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9.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重要性/作用)/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10.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11.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三)开发创造潜力
★12.为什么要开发青春创造潜力?
①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②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13.如何开发青春创造潜力?
①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②我们也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2.1男生女生
(一)他和她
14.男生女生有哪些差异?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
15.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有哪些影响?(意义)
积极: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消极: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16.如何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特征?
①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
②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二)优势互补
★17.男生女生应如何优势互补?(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的性别优势?)
①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②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2青春萌动
(一)异性朋友
18.青春期心理萌动及其表现
①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②表现: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19.与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
①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②有助于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20.如何与异性交往?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中考:①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②既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③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④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二)异性情感
★21.如何正确看待异性情感?
①相遇青春,我们心中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期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但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2.如何正确理解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①爱情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 ②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3.1青春飞扬
成长的渴望
23.进入青春期,我们成长的渴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二)飞翔的力量
★24.自信的作用?
①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②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25.如何做到自信?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26.为什么要自强(自强的作用)
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27.如何做到自强?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3.2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28.什么叫“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9.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①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二)止于至善
30.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要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1.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32.好的榜样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4.1青春的情绪
情绪面面观
33.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
34.人的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35.影响情绪的因素是什么?
①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②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6.情绪的作用
①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它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②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积极作用)
③它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消极作用)
(二)情绪的青春色调
37.青春期情绪的特点
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⑤情绪的表现性
38.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
①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②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4.2情绪的管理
情绪表达
★39.情绪表达的特点(为什么要合理地表达情绪)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②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40.怎样合理地表达情绪?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怎样恰当表达:
①.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
②.表达情绪时要照顾他人的感受;
③.不违反道德和法律,不损害他人和集体的权益。
(二)情绪调节
★41.为什么要学会调节情绪?(意义、作用、重要性)
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
42.调节情绪的方法:①改变认知评价;②转移注意;③合理宣泄;④放松训练;
43.生气愤怒时,应该怎么做?
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②自我提醒。
③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④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
⑤写一封信。
44.如何安慰他人?
①为他做些体贴的事 ②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③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 ④帮助他转移注意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5.1我们的情感世界
(一)丰富的情感
45.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联系: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情感。
②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相对稳定。
★46.情感的种类
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的。
有①基础性情感(安全感),②高级情感(道德感)
③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④负面的体验(恐惧感)
⑤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二)情感的作用
★47.情感的作用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③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5.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一)体味美好情感
50.美好情感的作用是什么?①美好的情感让我们身心愉悦,丰富我们的生活和人生。②美好的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51.如何体味(获得)美好的情感?
①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②我们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52.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具体做法)
①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
★53.如何正确对待负面情感?
①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
②体验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③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54.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①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 6.1集体生活邀请我
(一)集体的温暖
★55.什么是集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56.集体联结度与集体温暖的关系
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越多
57.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②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传递关爱和温暖。
③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二)集体的力量
★58.集体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59.个人力量与集体的关系
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60.集体力量对个人的作用、影响: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个体在集体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6.2集体生活成就我
(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61.集体生活能涵养哪些品格,使之更好?(或:为什么集体生活能涵养品格?)
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62.怎样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
②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③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63.为什么能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64.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①在集体这个平台上,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③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补充:65.集体的作用有哪些?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 一个人。
②个体在集体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⑤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⑥集体生活可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个性。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7.1单音与和声
(一)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66.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
②当集体规则与我们个人意愿一致时,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③有时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67.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68.怎样化解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
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二)让和声更美
★69.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只有维护好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更好的保障。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70.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①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
②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③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④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也要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7.2节奏与旋律
我在多个集体中
71.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
①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7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有什么关系?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和谐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②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时,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73.怎样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怎样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
①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②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③我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在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中学习过集体生活,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
(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74.小群体形成的原因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75.集体中小群体的作用(影响)是什么?
(1)积极作用:
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个人)
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对个人)
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其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的建设。(对集体)
(2)消极作用:
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了解)76、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小团体主义产生方式)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8.1憧憬美好集体
(一)共同的愿景
77.集体愿景的内涵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78.集体愿景的作用是什么?
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79.美好集体有什么作用?
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 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二)良好的氛围
★80.美好集体的特征是什么?(良好的集体氛围有哪些特征?)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81.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善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①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8.2 我与集体共成长
★82.如何建设美好集体?(如何与集体共成长?)
在共建中尽责
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实现;
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和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组织领导者;
④发扬我们的“自治”精神,“自治”精神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⑤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环境等。
在担当中成长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83.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③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1生活需要法律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83.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与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②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④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治的脚步
84.法律的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85.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86.什么是法治?(法治的含义)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87、为什么我们国家要进行法治建设?(或:法治的重要性、意义是什么?)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③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基本方略。
9.2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
89.道德、法律、纪律规章等行为规范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道德、法律、纪律规章等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90、法律的特征哪些?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1.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92.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93.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哪些?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94.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法律的作用
★95.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①(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环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②(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0.1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96.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97.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自身特点)
②未成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关乎人类社会发展)
(二)感受法的关爱
★98.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①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
★99.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100.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未成年人应如何对待法律的特殊保护?)
①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树立法治意识
101.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10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法治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有哪些?)
(二)学会依法办事
103.为什么需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104.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或: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了解有印象:105.作为青少年,如何做到与法同行?(从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两个方面答)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④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或者:
①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④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