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主题名称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一、单元基本分析课标 分析 内容要求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学会情绪管理,认识情感的作用,增强情感体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情感伴随人的一生,只有学会情绪表达和调节,积极创造正面情感体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发展。人家的情绪与情感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学业要求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旨在沿“情绪一情感情操”这条线索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心理成长,以及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对其进行引导。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导语、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组成。第四课、第五课各设两框。 导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接纳与调适,从而更好地成长;引导学生体味美好情感,创造正面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逐步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通过分享情绪感受,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丰富性、复杂性;通过讨论影响情绪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以及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了解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会相互感染,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方式表达,正确看待负面情绪的作用,掌握一些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立足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通过对有关情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体会情感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发掘美好的生命体验,通过人际交往、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将负面感受转化为成长的助力: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影响身边环境学会创造美好生活。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容易走向“急风暴雨”和“闭锁”的极端,而情绪的偏差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对于学生而言,相关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必要的,但知识目标并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标,在心理学内容的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进行道德与价值的引导,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更多的探索。因此,本单元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人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以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为基础,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文明、和谐等)的引导,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情绪感染,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的情绪。二、单元目标任务单元目标 1.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体会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体会情绪表达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感悟友善、和谐、文明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够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2.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了解情感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积极创造正面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核心问题 或任务 了解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学会情绪管理,认识情感的作用,增强情感体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 课时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第一节 青春的情绪 2 采用访谈法了解学生对情绪知识的把握 采用心理学中相关的情绪量表来了解学生对自我情绪的把握水平 学生、心理学相关书籍第二节 情绪的管理 2 采用成长记录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表现,并记录 学生、情绪记录表第三节 我们的情感世界 2 采用观察法、谈话法了解学生对于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根据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的态度、表现等方面整体评价 学生第四节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2 通过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和所写的活动体会质量来评价学生。 给学生创造机会向身边的人传递美好情感,并写下体会心得 学生、生活情境四、单元总结和拓展单元内容结构单元评价 可单独设计主题实践 可单独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