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青春飞扬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青春飞扬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青春飞扬 课型 新授课
基础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 通过探究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做到自信自强 2.健全人格: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体验,认识青春的美好,建立青春遐想,感受青春的力量。 3.责任意识:充实自己的青春生活,使自己的青春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知道自信和自强对于成长的意义,学会担当国家责任。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自信自强
教学难点 怎样做到自信自强
教学环节 课中实施 二次备课
一、 情景导入 自主感悟 情境导入: (多媒体显示) 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 想一想:你认为什么是青春?你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提示:纠结、梦想、莽撞、遗憾、美好、勇气…… 教师总结: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飞扬”的话题。 (二)预习交流 组长主持:交流预习中存在的疑问 小组展示预习诊断答案(师根据学生学生的预习情况施教)
二、 精 讲 点 拨 目标导学一:成长的渴望 活动一:描述青春 (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大家说出描述青春的词语。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 想一想:你对青春有什么渴望? 教师强调: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目标导学二:飞翔的力量 (多媒体显示) 活动二:展开想象 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多媒体显示) 有些人从小就失去了自信,源于常常有大人们训斥:“这孩子太笨了,将来没有什么出息。”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认可了,碰到小失败就会自我安慰:“反正我很笨,我是不会完成的。”这样他的青春年华就少了一份快乐,多了几分悲伤。但有些人就具备了自信,无论是别人的贬低,还是碰钉子,他总会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相信自己,所以他历尽千辛去攻克,拼尽全力去改变,终于他的努力,造就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信的甜头,后来,自信便一直陪伴着他。 活动三:你选择谁 (1)你会向他们谁学习?说说理由。 提示:向那些具备自信的人学习。生活中,我们因为有自信才有勇气,才能坚持,创造奇迹。 (2)青春为什么需要自信? 教师讲述: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多媒体显示) 轮椅姑娘——李玉川 11岁时充满阳光与快乐的李玉川因一次事故导致全身23处骨折,高位截瘫,只能与病床和轮椅相伴。 “画画是我从小的爱好,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即使再苦再累,我都必须坚持下去。”李玉川告诉记者,为了画画,她坚持积极治疗。只要有时间,她就会练画画,因为那是她的梦想。 由于身体的缘故,李玉川没法天天去学校,几乎靠自学,但她的成绩一直优秀。十多年来,她先后辗转北京、江西、山西等地治疗。其间,一直有很多热心人士帮助和资助她。在求学的第四年,按照有关规定,李玉川取得了北京的学籍。 没有向命运低头的李玉川,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并考取了国内绘画艺术最顶尖的学府——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给了她一份宝贵的录取通知书。2013年,玉川又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公费研究生。 思考: (1)轮椅姑娘李玉川给我们带来什么震撼?从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青春为什么需要自强? (3)反思一下,这些进步能否给你带来自信?与同学交流,找到能让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尝试。 教师讲述: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
三、 拓展延伸 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身上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站在青春的起点,直面矛盾心理,树立自信进行青春的探索,是我们为之振臂的渴望。
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教师出示规范答案
四、 系 统 总 结 本节课让我们给青春插上翅膀,去实现青春的梦想。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我们要培养自信、自强的品质,使得青春更放光彩。
五、 课堂达标 10分钟内完成下发的达标训练 学生完成后,对答案,小组内交流解决 教师就出错较多的进行讲解,强调
六、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利用分组抽题的方式,讨论所抽题目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结合一些情景设置,让学生从生活的事例中理解青春。把抽象的青春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这节课学生分组讨论,由于是抽题讨论,使有的学生只学习自己所抽取的问题,在老师讲其他问题时,这些学生不注意听课。以后要注意调整使用这种方法。 3.培养自信、自强的方法,讲得再细致点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