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七章 合理膳食与营养第四节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概念的变化时间 名称 目标 内容1930年~ EAR/RDAs/RNIs 需要量/推荐摄入量 一个 预防营养缺乏1900年~ DRIs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 两个 预防营养缺乏防止营养素过量2000年~ AMDR/DG/PI-NCD 摄入量范围 建议摄入量 特定建议值 三个 预防营养缺乏预防营养过量预防某些慢性病中国的DRIs1937年,我国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素需要》制定1998年,成立专家委员会,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DRIs包括四个营养水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概念:EAR是指某一特殊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对某营养需要量的平均值。特点:可以满足人群中50%个体的营养需要,但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半数个体的需要。用途:EAR是制定RNA的基础评价或计划人群的膳食摄入量针对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1.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概念: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 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97%一98% ) 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特点: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用途: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摄的目标值。制订:以EAR为基础制订的。2.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如果个人摄入量呈正态分布,一个人群的RNI = EAR + 2SD。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RNI = 1.2 EAR (设 CV = 10%)但能量 RNI = EAREAR 和 RNI的关系:概念: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制定AI时不仅考虑到预防营养素缺乏的需要,而且也纳入了减少某些疾病风险的概念。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于个体摄入量目标,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明显高于RNI,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概念: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量。特点: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制订:1)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与摄入总量有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补充剂提供的总量而定。2)如毒副作用仅与强化食物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源制定。4.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level, UL)摄入水平与随机个体摄入不足或过多的概率一个随机个体摄人量达到平均需要量(EAR)水平时,他缺乏该营养素的概率为0.5, 即有50%的机会缺乏该营养素摄入量增加,随机个体的摄入量达到RNI水平时,摄入不足的概率变得很小,发生缺乏的机会在3%以下继续增加直到某一点,开始出现摄入过多的表现,这一点可能就是该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日常摄入量保持在这一范围内,发生缺乏和中毒的危险性都很小。若摄入量超过安全摄入范围继续增加,则产生毒副作用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理论上当达到某一水平时,机体出现毒副反应的概率等于1.0, 即一定会发生中毒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年龄 能量(RNI/kcal) 蛋白质(RNI/g) 脂肪 Ca Fe Zn男 女 男 女 AI占能量百分比 AI(mg) AI(mg) RNI(mg)0~ 95kcal/kg* 1.5~3g(kg.d) 45~50 300 0.3 1.50.5~ 35~40 400 10 8.01~ 1100 1050 35 35 600 12 9.02~ 1200 1150 40 40 30~353~ 1350 1300 45 454~ 1450 1400 50 50 800 12 12.05~ 1600 1500 55 556~ 1700 1600 55 5514~ 2900 2400 85 80 25~30 1000 20/25 19.0/15.518~ 20~30 800 15/20 15.0/11.5三、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依据营养生理需要量:指个体能维持“适宜营养状况”,并处于继续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所必须吸收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生理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用方法动物实验研究人体代谢研究人群观察研究随机性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优点:可控制营养素摄入水平、环境条件、遗传特性等,可获得准确数据。缺点:动物和人体需要量的相关性不明,动物的剂量水平和给予途径不适用于人。人体代谢研究优点:在代谢病房中进行,可严格掌握营养素的摄入和排出。缺点:受实验期限、受试对象的生活、营养素摄入水平、经费等的限制。人体观察研究优点:直接反映人们自由生活的状况,证明营养素摄入量和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结合实验室方法可判定因果关系。缺点:混杂因素难以控制,存在主观系统误差。随机性临床研究优点:随机分组可限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可发现人群观测中不能发现的影响。缺点:受人群、时间、经费等限制。课堂小结本节重点: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1.平均需要量EAR2.推荐摄入量RNI3.适宜摄入量AI4.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