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浮力(共52张PPT)(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浮力(共52张PPT)(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第九单元 浮力
真题小试
命题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2023·T20,节选)【探究名称】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问题】某同学探究完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知道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于是,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证据】该同学用一块橡皮泥(不吸水)、一个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的重力为____ ;
②如图b所示,将橡皮泥捏成实心长方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如图c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圆柱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如图d所示,将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球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释】
4.0
(1)图b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 ;
(2)由以上实验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______。
2.0
无关
命题点2 阿基米德原理
2.(2019·T18,多选)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
能测出的物理量是(温馨提示: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 )( )
ABD
A.木块的质量 B.木块的密度 C.木块的高度 D.盐水的密度
命题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3.(2022·T11)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
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A.向杯子中加盐 B.向杯子中加水 C.倒出少量的水 D.轻轻摇晃杯子
4.(2020·T9)如图所示,A、B两物块以不同方式组合,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液
体中,由此可判断 ___ ;若A物块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 ,
则 ___ 。(均填“ ”“ ”或“ ”)


考点攻关
考点一 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___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
开的液体的______
公式 表达式 ____
推导式 ______ ________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计算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时,
公式中的 要改为
说明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______、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而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浸没后的深度等均无关
竖直向上
重力
密度
体积
特别提醒:
1.对于柱状物体,当其底部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虽然物体排开了液体,但
是用浮力产生的原理去分析,物体不受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对此不适用。
2.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在气体中所受的浮力时, ,此时
一般等于物体的自身体积 。
3.“浸在”的含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此时 ;二是
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此时 。
考点二 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浮沉条件
上浮 下沉
___ ___
___ ___
表示“上浮”这一过程,直至漂浮 表示“下沉”这一过程,直至沉底
处于动态,受非平衡力作用
悬浮 漂浮 沉底
___ ___
___ ___ ___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 度处 “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下沉”过程的 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续表
特别提醒: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2.(1)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①浮力等于重力;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漂浮与悬浮的不同点:漂浮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露出液体的平衡状态,
悬浮是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平衡状态。
3.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最终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
最终等于重力。
2.浮力的应用
轮船 轮船______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______自身的重力,轮船的大小通
常用排水量来表示,即轮船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
密度计 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______状态,即其所受浮力大小都______它所受
到的重力。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____
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的______来实现浮沉。潜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自
身的体积
气球和飞艇 气囊中充入密度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通过改变自身的______来改
变所受浮力的大小,从而实现浮沉
漂浮
等于
满载
质量
漂浮
等于

重力
等于
小于
体积
特别提醒:
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液(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气)体的体积。
例题精选
【例题1】 (2023·烟台,改编)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利用步骤______能够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利用步骤
______能够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均填图中序号)
(2)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浮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②③
①④
等于
(3)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该小组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换不同物块在不同的液体里多实验几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结论
(4)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实验后,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不相等,在
排除误差因素的情况下,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浸入液体前,溢水杯中液体没有装满,导致测得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还有可能是物块在浸入液体后接触到了容器底,导致测得的浮力偏大
【知识链接】要准确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实验前水面必须到达溢水杯杯口。
【例题2】 (2023·临沂)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但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
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甲容器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 B.甲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大
C.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D.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
【知识链接】1.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所受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浮沉条件: ,物体在液体中悬浮; ,物体在液体中漂
浮; ,物体在液体中沉底。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例题3】 (2023·北京,多选)小京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橘子漂浮在水面上,
而体积较大的杧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A.橘子的密度小于杧果的密度 B.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C.橘子受到的重力小于杧果受到的重力 D.橘子受到的浮力大于杧果受到的浮力
【知识链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
较 与 或比较 与 。
方法一:
方法二:
【例题4】 将重为 、体积为 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
溢出水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A.物体上浮, B.物体悬浮,
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底,
【知识链接】1.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 。
2.当 时,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上浮的物体最终静止时在液体中漂浮,

3.当物体浸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 ;当容器中水没到溢水口时,物体
浸入液体中, 。
计算微专题
力学计算四 浮力的计算
计算公式 (1)
(2)
(3)
(4)
解题方法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
原理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任何物体(与
容器底密合的除外)
平衡法 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悬浮或漂浮
方法 公式及图示 适用范围
压力差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称重法 已知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拉力
续表
浮力计算题的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2)若受到浮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利用物体的浮沉
条件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或沉底)。
(3)根据受力分析,选择合适的公式求出浮力。
注:①在用 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分清 与 ,
物体浸没时 ;
也可写作 。
【例题1】 (2023·包头,改编)小丽想测一测家中空食品盒在水中漂
浮时的装载质量。她将水平桌面上一个高为 、底面积为 、
重为 的圆柱形平底空食品盒放入装水的桶中,桶中水足够深,食品
盒下表面始终与水面平行,如图所示。求:( ,
取 )
(1)空食品盒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解题思路】物体漂浮的条件: 。
【尝试解答】解:空食品盒漂浮在水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
(2)此时空食品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解题思路】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 ,漂浮时 ,再根据 或 求压强。
【尝试解答】解:空食品盒排开水的体积
空食品盒浸入水中的深度
水对空食品盒底部的压强
(3)食品盒在水中漂浮时能够装载的最大质量。
【解题思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称重最大,此时 ,漂浮时 。
【尝试解答】解:当食品盒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食品盒受到的浮力最大,
此时食品盒排开水的体积
食品盒受到的最大浮力
食品盒能够装载的最大重力
装载物体的最大质量
【例题2】 (2023·福建,改编)小华利用氦气球与探空仪了解空气状况。如图甲所
示,质量为 的探空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接触面积为 。在室
内测试时,将探空仪固定在充有氦气的气球上,释放后氦气球恰好能携带探空仪悬
浮在空中,如图乙所示。已知球壳质量为 ,球内氦气的密度为 ,
室内空气的密度为 。求:( 取 )


(1)探空仪所受的重力;
【解题思路】已知质量,根据公式 可求出重力;
【尝试解答】解:探空仪所受的重力
(2)探空仪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题思路】探空仪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根据公式 求出探空仪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尝试解答】解:探空仪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探空仪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悬浮时氦气球的体积。(计算浮力时,不计探空仪的体积和球壳的厚度)
【解题思路】悬浮时浮力等于总重力,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
【尝试解答】解:气球悬浮,则 ①
氦气球受到的浮力 ②
由①和②得到悬浮时氦气球的体积
实验微专题
探究实验七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 重物(密度大于盐水)、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测出重物的重力大小,如图甲所示。



2.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重物,使重物慢慢浸入水
(或盐水)中,如图乙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3.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重物,使重物分别浸没在
水和盐水的同一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并记录在表格中。
4.换用其他重物和液体重复上述操作。
表格设计
序号 1 2 3 4 5 6
液体种类 水 盐水 物块下表面所处深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重
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块所受浮力
实验结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 图像,如图所示。
评估
1.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时,若先将物体浸入液体中测拉力,再测量物体的重力,
则所测浮力值偏大。
2.物体放入液体中不要求浸没,部分浸入的物体仍然受到浮力的作用。但“部分
浸入”在实验操作上不易控制一些变量。
交流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选用物体的体积应稍大一点。容器中的水需适量:
既能浸没物体,又不能在物体浸没时溢出容器。
2.实验过程中物体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选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多次实验的目
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图丙所示的原理图与图甲、乙实验装置相比的优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加
稳定,读数更准确(原实验装置中由于提着弹簧测力计的手臂易晃动,导致弹簧测
力计示数不稳定,读数困难)。
【例题】 下图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 , 取 )
【问题一】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证据】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并将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下来。
(2)小明同学根据生活常识,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常识 猜想
①大小相同的实心木块跟铁块,木块漂在水 面,铁块沉在水底; ②鸡蛋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③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越觉得身体轻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上述常识中,符合猜想 的是常识____(填序号)。

【解释】(1) B、C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金属块______(填“受到”或“不受”)浮力。
(2)由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___ ;物体浸没在液体甲中时
受到的浮力 ____ 。
(3)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_(填步骤序号)可得出: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浸
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______。
小于
受到
0.5
0.4
B、C
越大
【交流】 (1)实验过程中,物体浸入液体中时,要保证液体没有溢出。
(2)在完成步骤 的过程中,发现烧杯中的水太多,于是他在B步骤结束
后倒掉了一部分水,再将物块浸没在水中进行C步骤,这样做______(填“会”或“不
会”)影响探究结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会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没有变化
【证据】
(1)把空的易拉罐逐渐压进水中的同时,小明感到罐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他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2)他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并把金属块逐渐放入水中,如上图所示。
【解释】(1) 由步骤__________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______(填“无关”
或“有关”)。
A、C、D
无关
【问题二】探究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的关系。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和
金属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图线。分析图像可知,
图线__描述的是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交流】(1) 物体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 的增大,排开水的体积 ______,
浮力 逐渐增大;当物体浸没后,深度 增大但 ______,浮力______。
增大
不变
不变
(2)小明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
在台秤上,溢水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着金属块并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 ,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
入水中(始终不与杯底接触),从金属块下表面接触水面开
始,台秤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不
变”或“先变大后不变”)。该装置的优点是台秤可以直接
__________,量筒可以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
显示示数
读取排开液体的体积
【问题三】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证据】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做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
三次实验。
【解释】 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______。
A、C、
有关
【交流】(1) 经进一步计算可知物体体积 _________ ,物体的密度
________ ,液体密度 __________ 。
(2)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液体密度改变,而受到的浮力变化却不明显。下列三
种改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C
A.换用体积更大的同种物块
B.换用密度比水小得多的液体
C.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问题四】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证据】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铝块的重力 ,将铝块浸没在水中,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依次将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圆柱体铁块、铜块挂在弹簧测
力计下面,重复步骤(1)。
体积
【解释】(1) 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和铜块中,______受到的重力最大。浸没时,
重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铜块
相同
无关
【交流】 若实验时不小心使金属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则此时
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能
【问题五】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证据】
(1)将 橡皮泥块捏成实心长方体,用细线系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
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2)取出橡皮泥块并将其捏成实心圆柱体,再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仍为 。
【解释】(1) 橡皮泥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 。
(2)实验证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形状______(填“有关”或“无
关”)。
0.2
无关
(2)小华同学也进行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实验。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到杯底;
步骤二: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橡皮泥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二次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于是小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______。你认为
这个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小于
有关
错误
没有控制橡皮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交流】(1) 本实验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物体的形状来进行探究。
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
控制变量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