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课题 17.3电阻的测量
本节知识框架导图
二、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的一种应用并掌握这种方法。
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基本的电学量;
科学思维: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正确表述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
科学探究:设计电阻测量的实验,制定简单的探究方案;
科学态度与责任: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使用到电阻的各种电器,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五、教学用具(以及参考资料)
日常用具:教材、多媒体、PPT;
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坐标纸、直尺、铅笔、橡皮。
六、预习设计
温故知新
欧姆定律的内容: 。
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 。
计算:如果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创设物理情境,科学探究
小明在实验完毕检查实验仪器时,发现有一个电阻的铭牌掉落了,他想把这个电阻的阻止重新补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思考需要的实验器材、电路图。(请参考第2题设计实验)
七、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新课导入 2mins 【P1】手拿一个不带铭牌的定值电阻。 问:“小明在实验完毕检查实验仪器时,发现有一个电阻的铭牌掉落了,他想把这个电阻的阻止重新补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吗?” “请打开你的预习作业,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学会一种测量定值电阻的方法” 预设:“测量一下” 打开预习作业 思考自己的答案 创设物理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课讲授 任务一:设计实验8mins “请问能直接测量吗?” “那找同学说一下你的办法,其他同学先认真倾听,意见不同稍后可以补充” 同学们,请观察R=U/I这个式子,用欧姆定律变形式求出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因为这种方法需要用到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而电流表、电压表的单位分别是安培和伏特,因此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板书:实验原理和题目】 “注意我们是直接测量的吗? 是将一个难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如电阻,转化为若干个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加以测量。在这里是? 提问是否学过。 如直接测量路程和时间间接测量速度。 “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汇报一下成果,你们组用到的器材有?请坐,很全面其他组是否还有补充?” “我想请问另一个组的同学,滑动变阻器在此的作用?” “现在找俩同学来画一下你们组设计的电路图(一个在希沃上,另一个在黑板上)” “设计好后,我们开始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找同学上来连接,其他同学思考如何连接” 任务二:10mins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按照刚才连线把电路连好” “找同学分享一下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其他组同学补充” “我们要收集数据,现在请大家设计表格时间3mins,找同学去希沃上设计” “请问你为什么要测量这么多次?” 任务三:10mins 分析与讨论 “现在我请大家小组讨论,你所得到的数据能说明什么,并讨论你如何处理你的数据,时间是5mins”【板书U-I图像】 “请小组代表上去填写数据,在黑板上作图并分享数据处理方法” *强调:“我们看到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什么?” “所以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呢?” “请看‘想想做做’,下面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呢?请看课后题第4题在坐标纸上作出图像” “小灯泡的电阻是怎样的?请在黑板上作图” “请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请猜想:什么造成温度不同,请你总结本实验的现象与结论” “翻到课后题第四题” “在这里要向大家解释: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 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并不是因为实验误差而引起的。” “不能” “根据第2题,我们可以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先测量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最后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思考并做笔记 “不是” “电流和电压而后再依据一定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得到所需物理量” “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 “保护电路”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其他学生在纸上画 手画线代替导线 小组合作 回答 补充 设计表格 图像处理法 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 用三角板规范作图 举手回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U-I是一个正比例函数 “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由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做实验(如果有剩余时间) 随机一名学生上黑板作图 “是一条平滑的曲线” “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 “温度不同” 思考 “电压变化导致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随着电压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按照学生的思路展开,给学生成就感 练习并熟悉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 让学生见识到同一器材不同种实物图。 培养团队意识 培养合作共赢集体智慧重要的意识 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方法,并实事求是,分析误差原因。 自己总结的知识点才能记得更长久,同时经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 拓展试验,让学生再次体会伏安法测电阻 自己对比印象深刻 经历提出问题-观察探究-独立思考的过程
巩固练习 课后题(找同学去希沃白板上做)8mins
课堂小结 板书和思维导图小结2mins
布置作业 详见word《作业练习》
八、达标练习
课后题
附答案:
错误一:将变阻器的接线柱接错——同时选择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不能调节电路的电阻,也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错误二: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错误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错误。
纠正办法:将连接变阻器的上面接线柱的一根导线接到变阻器的下面接线柱上;电池正极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的下端接到“0.6”接线柱上;电流表与灯泡相连的导线改接到“一”接线柱上。
1.33A
(2)电流表的示数是0.4A,而电压表的示数是2.4V
(3)被测电阻的阻值R=U/I=2.4V/0.4A=6Ω
解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按照电路图上元件的顺序依次连接。注意各元件连接时的注意事项,如根据教材第82页图17.3-5知道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要正确,即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一上一下”。(2)在读取电表示数时,首先看清所选里程,再认清对应的分度值,最后读取数值,电流表示数为0.4A,电压表示数为2.4V。(3)根据公式R=U/I=2.4V/0.4A=6Ω。
(1)8.1 7.1 6.2 4.7 3.1 2.0
(2)灯丝的电阻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减小而减小
九、板书设计
(
1
7.3.1
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
R=U/I
(伏安法)
二、电路图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
)
十、作业设计
(1)巩固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内容,必做)
完成Word中的练习。(详见《作业设计》)
(2)拓展型作业(注重知识应用和迁移,培养学科能力)
思考还有哪些测量电阻大小的方法,尝试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简述实验步骤。
十一、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