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
本节课我们将以2022北京冬奥会上比赛项目的精彩瞬间为视点,从运动场上的力与运动、功、功率三个方面解读冬奥瞬间,研究里边蕴含的物理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更深切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关方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
力与运动

功率
运动员闫文港在钢架雪车上滑行时,相对于钢架雪车是_____的;以观众为参照物,他是_____的。
静止
运动
思考:什么是参照物?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就叫参照物。
瞬间一:钢架雪车
思考:如何描述两位运动员滑行的快慢?
瞬间二:短道速滑
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
瞬间三:单板滑雪
运动员苏翊鸣在单板滑雪比赛中,滑行时由于_____撞到了护栏上。
惯性
思考:惯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所处的位置等因素无关。
瞬间四:双人花样滑冰
在双人花样滑冰比赛中,运动员隋文静此时处于________状态,受到了_____力和_____力,是一对_______力。
思考: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支持
平衡
平衡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
小车、水平桌面、两个定滑轮、两个托盘、若干砝码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如图1,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择小车作为研究对象而不选择
木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中砝码的质量 
改变力的方向
图1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3)本实验中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作为平衡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图1实验左、右两盘中各放数量相等的砝码,此时小车受到绳子左、右两端的拉力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此时小车静止;在左、右两盘中放数量不等的砝码时小车运动,如图2所示,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操作和判断
图2
相等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图1
(5)保持两托盘里砝码的质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至如图3所示位置,松手后观察到小车又恢复到原来位置,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两个托盘放在同一侧,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放手后小车运动、托盘落地,如图4所示。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图3
方向相反
图4
(7)通过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完整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8)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当左盘放入2 N的砝码、右盘放入1.5 N砝码时,小车也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可能是小车受到________的影响,这个力的大小等于_____N,方向水平向______(选填“左”或“右”).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摩擦力
0.5

图1
(9)小组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几个实验方案,如图5所示。
①请你判断出小组同学改进的先后顺序:________(用字母表达),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②某同学在安装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器材时将两个滑轮未安装在同一高度,你认为该同学的装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实验。
BACD
摩擦力和重力

图5
运动员隋文静给韩聪的压力与韩聪给隋文静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力。
思考: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
相互作用
类型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1)大小________;(2)方向________;(3)作用在__________上 不同点 力的 示意图
区分关键1 作用在_____物体上(同体) 作用在_____物体上(异体)
区分关键2 力的性质不同:可独立存在 力的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
同一
不同
运动员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上升时克服了哪些力做功?
瞬间五:自由式滑雪
克服了重力、空气阻力做功
思考1: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思考2:该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
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思考1:如何计算两位运动员做功的多少?
功: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瞬间六:速度滑冰
思考2:两位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一样时,谁做的功更快?
高亭宇
功率: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P= 。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
力与运动

功率
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能量观念。
形成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23河北)2023年3月12日,在首尔进行的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5 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勇夺冠军.如图是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看台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静止的
B.加速运动时,运动员的惯性逐渐变大
C.在弯道上滑行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运动员用力向后蹬地前行,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链接中考
2.(2023山西)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的全新飞行乘组,将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火箭发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火箭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运动的
B. 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 火箭飞行方向改变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加速上升过程中,“神舟十六号”飞船动能保持不变
B
3.(2023山西)如图是小伟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时的情景,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0.6 m,求解下列问题.(小伟的质量为50 kg,g取10 N/kg)
(1)引体向上前小伟先进行了热身训练,他绕操场跑了600 m用时5分钟,他热身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1)小伟热身运动所用的时间:
t=5 min=300 s
小伟热身运动的平均速度:
v= = =2 m/s(1分)
(2)小伟完成1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2)小伟所受的重力:
G=mg=50 kg×10 N/kg=500 N
小伟完成1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W=Fs=Gh=500 N×0.6 m=300 J(2分)
(3)小伟做完引体向上运动后,双脚稳稳地站在水平地面上,请你估算他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伟双脚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
S=500 cm2=5×10-2 m2(合理即可)
小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500 N
小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1×104 Pa(2分)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