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温度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3.1温度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P47-52
教学目标 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通过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准备 温度计体温计烧杯水多媒体课件
备课组成员:
教学通案 一、新课导入:出示炙热的钢水和寒冷的雾凇两幅图片,引出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 实验:把右手插入放热水(约55 ℃)的烧杯里,左手插入放冷水(约0 ℃,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稍停一会,再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 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学生进行实验并描述自己的感觉. 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 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 二、探究新知 (一)温度计 实验: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小瓶内装满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一个简易温度计就做好了.把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进行实验并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回答总结: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出示准备好的温度计,让它与自制温度计做一个比较: 教学个案
小瓶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个部位 (玻璃泡) 自制温度计上有一根长而细的玻璃管,温度计内有这样的玻璃管吗 我们发现它更细了,细得跟人的毛细血管一样,我们称之为毛细管,这么细有什么好处呢 玻璃泡中的液体只要有一个微小的膨胀,毛细管中液柱的长度就会有明显的改变,好像把液体的膨胀放大了. 观察三种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说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思考上面的字母表示什么意义 温度计上面的数字是如何刻上去的 (二)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回答问题: (1)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 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 1 ℃是怎样确定的 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 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是由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0摄氏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 ℃. 100摄氏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0 ℃和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 你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吗 应该怎样读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 ℃,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人们洗澡的温度37-41℃为宜,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三)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温度计使用前要注意: (1)观察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2)认清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将被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教材插图进行实验,思考其中哪些做法和读数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错在哪里. (1)第一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这样容易把玻璃泡碰碎.同时液体周边的温度与内部温度不同,导致测量错误. (2)第二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原因同上. (3)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造成测量不准. (4)第四个图操作正确. (5)第五个图中间一个视线正确,上下两个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分组实验:分别向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记录测量结果. 体温计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思考问题: (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 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一甩 其他温度计能不能甩 总结: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 [知识拓展] 使用体温计时应先消毒,消毒可用酒精棉球擦,不能在沸水中煮或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要避免损坏体温计. 课堂小结 1.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读作:摄氏度). (3)测量工具:温度计.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使用前:①要观察它的量程,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时:①放②等③读 体温计 (1)量程:35-42℃ (2)分度值:0.1℃ (3)特殊设计:玻璃泡与直玻璃管通过很细的细管相连.并且有个细小的凸起 (4)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几下,必须把水银全部甩入玻璃泡中 课堂检测: 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4.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板书设计 一温度 (
3.
体温计
①看清量程
②看清分度值
③细小的缩口
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几下
)1.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读作: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 2.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 (2)正确使用 使用前:①要看清它的量程, ②看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时:①放②等③读 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