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评一体化课时设计班级: 20 年 月 日课题 让家更美好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 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 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评价任务: 1.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变化? 2.重要家庭结构的概念 3.如何构建和谐家庭?教具、学具 课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 2.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你的家庭呢?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 二、新课讲授 任务1:现代家庭的特点、变化 活动:调查与交流 (1)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教师归纳:(1)新的生活方式形成;(2)通信方式越来越快捷方便;(3)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4)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5)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健康;(6)家庭变得越来越小;(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任务2:构建和谐家庭的方法 1.制作、传递与分享“家庭美德快递卡” 活动步骤: (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分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家庭美德快递卡”。其内容包括: ◆你认为与家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 ◆一个关于这种品德的家庭小故事。 ◆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 ◆小组成员签名。 (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 (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总结:作为家庭中的小小一员,我们不仅要传承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等家庭美德,还要在行动中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 2.小小调解员——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1)展示三个图片情境:妈妈和奶奶吵架、爸爸和妈妈冷战、爷爷成了空巢老人。 (2)当家庭成员发生这些矛盾或冲突时,你怎么办? 教师讲述: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充当小小“黏合剂”。 ●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3)作为小小“黏合剂”,你完成最出色的一次任务是什么?给同学们分享一下。 (4)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同学们相互学习。(教师及时点赞) 教师总结: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让家更美好! 教师总结性评价表 完成任务标准评价等级1、学生能够能说出现代家庭的特点和变化ABC2、学生能说出有关家庭结构的概念ABC3、在生活中能做到学以致用,为构建和谐家庭做出贡献ABC说明:A:能B:基本能C:有困难知识结构与思维图示:课堂检测: 1. 下列行为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是( ) A.为了买一件衣服,我大闹一场才得到 B.我的脏衣服留给妈妈洗,谁让她下岗没事 C.抽空和父母聊天,夸夸他们的优点 D.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 2 . 平时,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与分歧,即所谓的代沟现象。要跨越代沟,实现和谐相处,我们与父母之间最好( ) A.相互尊重,平等沟通 B.保持沉默,减少冲突 C.放弃自我,顺从对方 D.各执一词,绝不退让 3.王强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上班,王强上学 。王强的家庭是( ) A单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主干家庭 4.红红的爸爸再婚了,尽管继母很疼爱红红,可红红总觉得只有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家。以下想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随父(母)再婚组建的家庭符合法律规定,因而红红和继母是一家人。 ②继母的关心和呵护也是一种真挚无私的情感。 ③想方设法让父亲离开继母,保留以前的完整的家。 ④不和爸爸继母一起生活,离开他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近年春节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年轻人却都拿着手机聊天,只剩下老人冷清的呆在一边。你想对这些年轻人说( ) ①孝敬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②我们应该多陪老人聊聊天 ③理解尊敬父母,要替父母着想 ④年轻人手机聊天是时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在大庭广众之下看到为了生计正在捡拾废品的母亲,响亮的叫一声妈妈,这是( ) ①将自己与母亲联结在一起的心灵之链 ②同呼吸、共患难的家庭责任感的体现 ③不顾及母亲面子的表现 ④有损自尊心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③④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背诵分层 重点题背诵和全部理解背诵课后、学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