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浮力》设计理念:课题名称 《认识浮力》 执教老师教材版本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核心素养 提升目标 方面 要素 具体内容物理观念 浮力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浮力的方向、产生的原因以及施力物体,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浮力的科学概念。科学思维 科学论证 引导学生在浮力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设计实验或者举例生活案例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质疑 能够对别人的观点,有理有据的提出质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科学探究 问题—探究—论证—交流 体会物理探究实验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用问题让自己深入思考。 能够根据根据问题与现象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本质观 认识到科学始于观察,科学现象是客观的现象,科学知识是建立在客观的观察上归纳形成的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重难点 浮力科学概念的建立、设计并用称重法测浮力实验设计 实验1:感受浮力的存在 实验2:感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实验3: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4:只管感受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5:设计实验测量浮力(称重法或压力差法)板书设计 浮力 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施力物体:液体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上下表面的液体压强差 测量方法:称重法 压力差法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本节知识是选自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学现象》,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以及二力平衡等必备的知识。心理基础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初二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期,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的能力初步得到发展。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继续训练其逻辑、归纳演绎能力前概念基础 学习在学习本节之前对生活的浮力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漂浮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根据调查与参阅相关文献,在这个阶段学生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够准确的概念: 浮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物体底面或和杯子放置方向一样。 物体受到浮力就会浮起来 在比如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感受最深的是漂浮的木头或泡沫塑料,这个例子就是学生认识浮力的“原型”。而在这个例子中木头和塑料都是浮起来的、都是比水轻的(实际是密度小),在这个“原型”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就会认为只有浮着的物体才受到浮力或者比水密度小的物体才受到水的浮力,而沉下去的物体不受浮力。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丰富的实验器材,在你们面前有一个装满水的塑料桶和乒乓球,现在呢?请把你手中的乒乓球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了。 师:是的,乒乓球浮在了水面上了,那继续用你的手去按压乒乓球,你感受到了什么了啊? 生:我感受到了有一个向上的力(有一个力在阻止我的乒乓球向下运动) 师:是的,老师也感受到了,其他同学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也就是说乒乓球浸在液体中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这个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浮力。 师:下面,我们进一步实验,现在你们把旁边的钩码,放入水槽你。发现了什么? 生:钩码沉入水底了。 师:是的,钩码沉入水底了,那么沉入水底的钩码会受到浮力吗? 生:会/不会。 师:觉得会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或者说,如何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等待学生回答问题) 生:可以在将钩码在空气中,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他的重力,再将其放入水中,再测量,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了就说明他受到了浮力,否者就是没有受到浮力。 师:说得非常好,那你这样设计实验的理论原理是什么呢? 生:二力平衡,在水中的物体保持静止,对其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他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重力比拉力大,而又保持静止,那么必定还会有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在竖直方向上重力等于这个力与拉力之和。 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开始实验吧! 师: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待弹簧测力计稳定后再读数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减小。 师:那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那现在你们来看老师这个实验(演示实验) 师:老师这里有个木块,如果把木块放在水槽里,然后向木槽里灌水,木块会如何呢? 生:木块会浮起来。 师:好的,那我们拭目以待。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木块没有浮起来! 师:为什么呢?木块为什么没有浮起来呢? 生:因为木块下方没有水! 师:是的,观察真细心,也就是说,如果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下方没有液体,也就不会受到浮力。那现在我们就让浮起来。(向水槽中加水) 生:浮起来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木块下端有水了。 师:那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下了什么叫做浮力了,谁来说一说。 生: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该物体一个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师:非常好!刚才我们说到浮力是向上的,那到底是斜上呢?还是竖直向上? 生:竖直向上 师:同样的,回答的问题,是对我们这个问题的猜想,我们需要证明下。(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 师:你看到什么? 生:竖直向上的。 师:好的,所以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在明确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该物体竖直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也就是说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方向是竖直向上。 师:那么为什么浮力的产生需要下表面有液体呢 生:。。。。。 师:好的,那么我们来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生:橡胶模向内凹陷了! 师:是的,那橡胶模的凹陷程度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生:不一样,下表面的凹陷程度大一些! 师:是的,这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了,下表面的压强大。 师:那为什么下表面的压强大呢? 生:液体深度大! 师:是的,那在上下表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下表面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以,上下表面的合理就向上了。这样就产生了浮力。所以说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液体压力差。 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那么?浮力的大小呢?我们如何去测量浮力的大小呢?同学们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法测量下浮力的大小。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