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P27-29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难点: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准备 橡皮筋 塑料尺等
备课组成员:
教学通案 教学个案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PPT播放各种声音)由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27-31页,回答课件上的问题 要求:默读 时间:5min(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3)声音的传播需要 ,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传声的介质可以是 、 、 ; 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中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4)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和 有关。(5)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三)深入学习1.声音的产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1:把橡皮筋张紧到一定程度,用手拨动:①你听到声音了吗? _________ ②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_______ ③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 ④当橡皮筋停止振动,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实验2 :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停止振动时,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想一想说话时 _____________ 在振动敲鼓时 ______________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__________ 在振动结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提出问题 声音怎样传播出去?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东西来作媒介?问题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举例:(1)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观众,通过什么听到优美的歌声?真空罩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 ①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你能听到铃声吗?②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你能看到电铃锤的振动吗?说明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③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尽,罩内变成真空,你还能听到铃声吗?④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⑤通过真空罩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思考1: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说说看实验:液体能传播声音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实验3: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个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 小结: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此时的声音是由什么物体传播 的?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小结:(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2)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3)真空不能传声。3.声波(1)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2)介绍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三、小组展示、交流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C.弦柱 D.空气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4.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被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在________中传播.如果将这个实验移至月球上做,你猜想音叉甲______(填“能”或“不能”)振动,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1.一切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的种类有固体,液体,气体3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五、作业六、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产生条件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传播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