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P29-30第2课时教学目标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难点 回声测距的原理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教学准备 多媒体备课组成员:教学通案 教学个案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一样吗?探究新知(一)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让学生回忆第一章学过的速度公式及单位出示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课本中图)由此得出结论: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熟记: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二)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要想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从发出声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时间大于0.1秒。当障碍物离声源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觉得声音更响亮。 结合以上的学习,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强调: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距发声体至少17m,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小组展示、交流 1.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_______。3.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s=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m.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回声测距的原理作业;课本P31动手动脑学物理5六、板书设计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 回声测距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