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3.3汽化和液化 授课时间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p58-61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教学准备 塑料袋 酒精 铁架台 温度计 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硬纸板 一张光滑的厚纸 扇子 投影仪 毛玻璃片 水槽备课组成员:教学通案 教学个案一、新课导入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请同学们观察塑料袋的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塑料口袋内有什么?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二、探究新知(一)汽化1.沸腾我们每天要喝开水,开水是把水烧开,水“开”了物理学中叫做沸腾。现在回忆一下烧水时的有关情况,思考:水是不是一开始烧就沸腾了?你怎样判断水是否在沸腾?初步总结: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越来越高?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证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设计实验方案时,让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水尽快沸腾?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分工合作实验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绘制“温度—时间”图象。(2)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交流评估:小组的同学在实验时,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给予鼓励。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可能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是本地的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归纳总结:(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2)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称作沸点。学生活动: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指出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像我们用的高压锅,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也高于100℃。而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要记住酒精的沸点78℃、水银的沸点357℃。思考:为什么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如何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开?2.蒸发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晾晒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阳光下和通风处?让学生按课本“想想做做”进行实验,思考:如果温度计玻璃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总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汽化比较缓慢。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制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有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观察课本图3.3—5,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交流讨论: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液化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晾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精液滴,这过程说明了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讨论。指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我们家中用的液化气罐,就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变成液体后装入钢罐的。气体打火机用的丁烷气体,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成为液态,储存在打火机里的。还有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的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逆过程,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用例子解释吗?总结: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有关“白气”的形成问题,指出:“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水蒸气与空气一样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到的。大家知道,北方的冬天,人的口中能呼出“白气”,但夏天却不能。这是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在冬天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所以能看到;而夏天温度高,呼出的水蒸气不能遇冷液化,所以看不到。思考:汽化和液化有什么不同?小组展示、交流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课堂小结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了液化和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五、作业课本6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六、板书设计第3节 汽化和液化(一)汽化 (二)液化1.沸腾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2.蒸发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七、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