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五四制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诗句默写1.默写。(1)少小离家老大回, 。 (2) ,邀我至田家。 (3)《回乡偶书》(其一)中通过充满童真童趣的笑问,寄寓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 。 (4)《过故人庄》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举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5)孟郊的《游子吟》中最能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的诗句是: , 。 (6)朱熹的《春日》中描绘了春日美好景致的诗句是: , 。 二、诗歌赏析2.阅读《回乡偶书》(其一),回答问题。(1)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诗人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2022山东莱西期末)下列对《过故人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主人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的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B.颔联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C.颈联描写诗人与朋友在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D.尾联通过写主客相约重阳赏菊,表现了主客间深厚的情谊,及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4.下列对《游子吟》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讲究对仗。这首诗中的“慈母”对“游子”,“手中线”对“身上衣”,“寸草心”对“三春晖”,对仗工整。B.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从诗中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以体会到母爱。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间接抒情,表达对母爱的赞美。D.开头两句用“线”与“衣”两个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母子间的亲情。5.(2023山东莱西期末)阅读《春日》,完成题目。(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首句,点明了天气是“胜日”,地点是“泗水滨”,事情是“寻芳”。B.这是一首单纯的游春诗,写了春天焕然一新的面貌和万紫千红的特征。C.细究朱熹其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见诗中的“泗水”应暗指孔门,因此所谓“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D.这首诗中,诗人用“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和美好景致的春风。(2)请围绕三、四句,具体描写春游所见,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 答案全解全析1.(1)乡音无改鬓毛衰 (2)故人具鸡黍 (3)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5)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6)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2. (1)第一句“少小”与“老大”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诗人久客他乡的事实。(2)既表达了诗人背井离乡的伤感,又表达了年老回乡的喜悦。解析 (1)第一句中的“少小”与“老大”形成对比,第二句中的“鬓毛衰”具体写出“老大”之态。这三个词语,清楚地表明了诗人久客他乡的事实。(2)阅读全诗,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B 颔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并非由远及近。4.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直接抒情。5. (1)B (2)(示例)春风温柔地抚摸着脸庞,沿途万紫千红,鲜花缤纷在枝头争奇斗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花儿在春风中摇曳,阵阵幽香袭人,我不觉陶醉了。解析 (1)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只写了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求圣人之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故B项分析有误。(2)描写出春天的特点,围绕“春风”“万紫千红”等描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