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五四制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9分)1.(2023山东莱芜三校联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徜徉在优美的文字里,未尝不是一场美妙的“旅行”。那一泻万丈的黄河水,如九曲连环,chí chěng天宇,zhèn hàn人心;那dǒu qiào的老山界,如矗立在黑夜中的巨人,让人bù kě zhuō mō;那富饶的黑土地,是一面旗帜,召唤着漂泊异乡的游子,令人魂牵梦绕。(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qǔ zhù yáo ràoB.qū zhù ráo ràoC.qǔ chù yáo rǎoD.qū chù ráo rào(2)文中拼音处所对应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驰骋 震撼 陡峭 不可捉摸B.弛骋 震憾 陡俏 不可捉磨C.弛骋 震撼 陡俏 不可捉摸D.驰骋 震憾 陡峭 不可捉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B.参观图书博览会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博览会增强了当地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C.百姓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发出不满之声,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妈妈的唠叨让我不厌其烦。3.【新独家原创】【新素材·国防教育】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印发后,军队博物馆、部队军史场馆、省军区系统革命军事场馆建设稳步推进,红色谱系展陈教育大格局逐步形成。B.革命军事场馆展陈内容,包含党领导的当地武装斗争史、当地军事历史文化、驻军部队发展史、兵要地志等方方面面,应力求客观准确、风格多元、突出特色。C.实物是历史的见证,提高馆藏,增添展馆的“含宝量”,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支持。D.新时代,借助科技力量创新展陈方式,有利于增强“红色家谱”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4.【新素材·2023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新独家原创】下面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5月22日上午,2023年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举办。B.活动现场,来自六省十市的文化馆人为群众奉献了一场红色文化盛宴,C.《延安情》、《又见西柏坡》、《井冈山的月亮》、《沂蒙山小调》、《领航》等一首首红歌、一段段舞蹈,D.将爱国情、强国梦印在了在场每一位群众的心中,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5.(2023山东高青期中改编)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B.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C.他们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D.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6.(2023山东滕州育才中学月考)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诗歌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澎湃”“九曲连环”等词语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B.《老山界》这篇文章的经典之处,在于它通过精到的叙事与生动的描写,呈现出了昂扬的革命情怀。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归来,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7.【学科素养·文化自信】(2023山东峄城匡衡中学月考)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②农历新年,又有多少人会汇入春运大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③重阳登高我们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④君不见,中秋月圆,我们会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期盼。⑤这是亿万游子的心声,这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A.④③②⑤① B.④③②①⑤C.①④③②⑤ D.⑤①④③②8.【学科素养】(2023山东广饶期中)综合性学习。班级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5分)(1)【语言运用】下面是一位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内容已被拆分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这副对联重新组合出来,并将上下联抄写到对应的横线上。(2分)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上联: 下联: (2)【文化自信】请你写出一个具有“天下国家”情怀的名人并简要概括其事迹。(3分)答: 二、阅读理解(31分)(一)【新考法·对比阅读】(2022山东宁津第二实验中学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问题。(16分)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节选自《木兰诗》) 【乙】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①宣抚使②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③,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④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节选自《明史·秦良玉列传》) [注] ①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②宣抚使:地方政治军事长官。③播州:与下文的酉阳、云阳,皆地名。④瘐(yǔ)死:犯人在狱中因受刑、饥寒或患病而死。9.解释加点的词。(4分)(1)朔气传金柝 (2)赏赐百千强 (3)从征播州 (4)戎伍肃然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译文: (2)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译文: 11.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6分)答: (二)【新考法·情境式命题】(2023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①永远记得那个流淌着鲜血的身影,像坚挺的岩石一般,刚强地站立在我的眼前。六十多年以来,还常常在我的心里闪烁和升腾着。②那是初冬季节的一天傍晚,我背着书包,走出中学的校门,逐渐靠近驻扎着日本宪兵队的那座围墙时,听到了高墙里面一阵阵狼狗的吠叫声,自己的心里恐惧得有点儿颤抖起来,于是回想起国文老师对好多同学倾诉的话语,教诲我们一定要保持民族的气节,默默地抵制野蛮和暴虐的侵略者。③我渐渐抬起了头颅,抿住了嘴唇,加快了脚步,沿着那条浑浊的河流,急匆匆地往前边走去,隐隐地瞧见紧贴在桥梁的中间,好像有个纹丝不动地直立着的人影。④我紧张地走着,惊讶地瞧着,在拐向宽阔的木桥时,终于很清晰地瞅见了他,灰色的布衫和长裤上面,沾满了鲜红的血迹,还点点滴滴地掉向身边的尘土中间。他整个受伤的身躯,从脖颈直到双腿,都被粗长的麻绳死命地捆绑在栏杆前边。他昂着英气勃勃的脸庞,睁着明亮的眼睛,在吹落了一片片树叶的寒风底下,在河边几个扛着长枪的日本宪兵面前,镇静地张望着汩汩流淌的河水,张望着天空中朵朵飘荡的白云。⑤我默默地思忖着,他为什么会鲜血淋漓地被捆绑在这儿 想必是跟狠毒的鬼子兵发生了什么冲突吧,他竟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将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瞅着他那种决不屈服和无所畏惧的神情,我不住震撼的心灵中间,感到深深的钦佩。从前只是在课本里边,读到过像岳飞和文天祥这样伟大的英雄,今天才目睹了也是如此大义凛然的人物,矗立在自己的身旁。⑥我又很尊敬地瞧了他一眼,才缓缓地走下桥去,穿过两条狭长的小巷,觉得一座座黛瓦白墙的房屋,好像也变得高耸了起来。⑦回到家里,我立即将刚才瞅见的情景,悄悄地向母亲诉说。她轻轻地给我卸下肩头的书包,抚摩着我挥舞的胳膊,说是左右街坊的邻居们,都已经知道这样的消息,有人在昨天傍晚,就瞧见了这个被捆绑在桥上的好汉,听说他是共产党游击队的排长,在县城北边一场突然爆发的战斗中间,被日本军队的枪弹击中了,当他身受重伤之后,依旧开枪扫射着凶残的敌人,掩护几个射尽了枪弹的战士,转移到稠密与幽深的树林里去。⑧听着母亲简略的叙述,我才知晓这个多么坚韧的英雄,已经在那里挺立了整整一个昼夜。因为今天早晨上学的时候,我绕了东边的一条远路,去亲戚家里借一本自己没有买到的字典,好在课堂里面仔细地查阅,所以未曾经过这一座木桥,否则就会在霞光的照耀底下,见到这震撼心灵的身影了。⑨我在心里默默地思忖着,他为了反抗和歼击霸占我们国土的外国强盗,多么英勇和无畏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不断流血的损伤,再加上饥饿与疲倦的折磨,却并没有使他垂下坚毅的头颅,还始终在凛冽的寒风底下,闪烁着不屈的眼光,表达出自己战斗到底的决心,这真是一种无比崇高的意志和力量。⑩为了抵抗侵略和霸占我们疆土的日本军队,为了保卫亲爱的祖国,他时刻都坚持和洋溢着战斗的激情,直到抵达自己生命的尽头。这种多么高尚的精神,从那一天的傍晚开始,就悄悄地蕴藏在我的心里,不住地盘旋与飞翔。于是从十四岁的少年时代开始,我就永远记住了这个共产党游击队员的身影,永远记住了共产党这多么神圣的名称。(作者:林非,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04月13日,有删改) 学校举办“迎七一微视频展评”活动,班级准备将上面的文章拍成微视频,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12.视频需要重点拍摄下面的内容,请说明拍摄意图。(4分) 他昂着英气勃勃的脸庞,睁着明亮的眼睛,在吹落了一片片树叶的寒风底下,在河边几个扛着长枪的日本宪兵面前,镇静地张望着汩汩流淌的河水,张望着天空中朵朵飘荡的白云。答: 13.第⑦段是视频需要拍摄的重要情节,这个情节有什么作用 (4分)答: 14.配音朗读下面的句子时要重读加点的词语,为什么 (3分) 这种多么高尚的精神,从那一天的傍晚开始,就悄悄地蕴藏在我的心里,不住地盘旋与飞翔。答: 15.视频拍摄完成后,需要拟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说说理由。(4分)答: 三、写作(40分)16.按要求作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背后也许有一段独特的小故事。请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 (1)D (2)A解析 (1)注意“曲”是多音字,表示“弯曲”的意思时读qū,在“元曲”“歌曲”中读qǔ。(2)“驰骋”的意思是“(骑马)奔驰”,故“驰骋”的偏旁都是马字旁。“震撼”的意思是“震动;摇撼”,不能写成“震憾”。2.A B.“大庭广众”的意思是“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与“络绎不绝”搭配不当。C.“气宇轩昂”是“指人精神饱满,有风度,有气魄”,不合语境。D.“不厌其烦”的意思是“不嫌麻烦”,不合语境。3.C 搭配不当,应将“提高”与“增添”交换位置。4.C 应将句中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全部去掉。5.D D项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是比喻手法。6.D 《木兰诗》是北方的乐府民歌,充满了传奇色彩,而非神话色彩。7.C 阅读各句可知,它们都是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展开的,所以①句是首句,总领全段;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展开,④句讲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文化习俗,③句讲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文化习俗,②句和⑤句讲了春节的文化习俗,⑤句中的“这”承接②句中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所以⑤句要放在②句之后。由此可知,顺序为①④③②⑤。8.答案 (1)四海稻花香入梦 一枚种子重如山(2)(示例)范仲淹。范仲淹一生为国为民,推行新政,戍守边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屡遭贬谪却初心不改,始终具有“天下国家”的情怀。解析 (1)“四海”“一枚”都体现数量,修饰名词;所给的名词有“种子”和“稻花”,“四海”与“稻花”搭配,“一枚”与“种子”搭配;“四海稻花”与“香入梦”搭配,“一枚种子”与“重如山”搭配,由此可得:“四海稻花香入梦”“一枚种子重如山”。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规则,“四海稻花香入梦”应为上联,“一枚种子重如山”应为下联。(2)所写的名人要具有“天下国家”情怀,所概括的事迹要能体现其“天下国家”情怀。9.答案 (1)北方 (2)有余 (3)跟随 (4)军队,士兵解析 (1)(2)根据日常积累作答。(3)“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的意思是“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从”的意思是“跟随”。(4)“戎”的基本意思有“军队,士兵;兵器的总称;战争,征伐”。结合语境可知,这里“戎”的意思是“军队,士兵”。10.答案 (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她所率领的军队称号“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害怕。解析 (1)句关键词语:戎机,战事。度,越过。(2)句关键词语:号,名称,称号。惮,畏难,害怕。(2)句为省略句,要注意补充出被省略的主语“她”。11.答案 木兰经历许多场战争,终于在多年后胜利而归;秦良玉讨贼,追击到敌人地盘,连续攻破七座营垒,大败敌人。这说明她们坚毅勇敢,骁勇善战。木兰凯旋后不做高官,只求还乡;秦良玉平息贼乱后,不谈自己的功劳。这说明她们品性高洁,不慕名利。解析 解答此题时,需通晓文本大意,根据其中的具体情节概括二人相似的精神品质。[参考译文]【乙】秦良玉,忠州人,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明万历二十七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马跟随(明朝官军)征伐播州,秦良玉另外统率五百精兵携带干粮亲自跟随出征,和副将周国柱一起在邓坎据守敌人。第二年的正月二日,敌人趁着明朝官军举行宴会时,夜间偷袭。秦良玉夫妇首先攻击打败敌人,并且追击到敌人地盘,连续攻破金筑等七座营垒。不久,(秦良玉夫妇)和酉阳诸军共同直接夺取桑木关,大败敌人,他们的战功位居南川这一路军队的首位。平息贼乱后,秦良玉不谈论自己的功劳。此后,马千乘被辖区内的民众控告,病死在云阳的监狱中,秦良玉接替担任了他的职务。秦良玉为人富有胆略和智谋,擅长骑马射箭,并且通晓诗文,仪表风度沉静文雅。但是她管制部下十分严格,每当行军发令,全军肃静严整。她所率领的军队称号“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害怕。12.答案 运用肖像描写与神态描写,细致地描摹出游击队排长英气勃勃的脸庞、明亮的眼睛和面对敌人时镇静自若的神态,表现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可贵品质。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对刻画游击队排长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的作用。13.答案 第⑦段记叙了母亲和“我”的对话。内容上,通过母亲的话语交代了游击队排长的身份,写出了他英勇作战的情景和被俘的原因,体现了游击队排长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品质,突出文章主题。结构上,运用插叙,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 第⑦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内容上,本段通过母亲的叙说,写明了英雄的游击队排长的身份、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掩护队友撤退的情景和他被日寇俘虏的原因,描绘了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突出文章赞美英雄、崇敬英雄的主题。结构上,要答出插叙的结构作用,即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曲折,吸引读者。14.答案 “多么”加强语气,强调程度之深,突出了游击队排长精神的高尚;“盘旋”“飞翔”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游击队排长高尚的精神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刻,突出了这种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因此,这三个词都应该重读。解析 “多么”修饰“高尚”,强调了游击队排长精神的高尚;“盘旋”“飞翔”形象地表现了游击队排长高尚精神的感人至深。这三个词语突出了游击队排长精神的高尚与影响深远,所以要重读。15.答案 (示例)题目:震撼心灵的身影 理由:本文回忆了六十多年前“我”亲眼所见的一位共产党游击队排长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献身的身影,赞美了游击队排长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可贵品质,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文中“否则就会在霞光的照耀底下,见到这震撼心灵的身影了”一句直接点明了这“身影”的“震撼心灵”,故这一题目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解析 游击队排长的身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目时“身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然后可根据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给“身影”加修饰词,要能突出对游击队排长可贵品质的赞美与崇敬之情。言之有理即可。16.【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从题目中的“我”字来看,这篇文章要用第一人称来写。“烦恼”是本题的题眼。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难免遇到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写作时,可选择让自己感触最深的“烦恼事”为素材,抒发真挚的感情。注意,本题虽要求写“烦恼”,但不能写成通篇牢骚,要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例文】 我的烦恼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大烦恼——粗心。这个烦恼跟随我十三年了,可我总是摆脱不了它。有时我骂它是个跟屁虫,它却说:“我是你的影子,你自作自受!”我一直想改掉这个毛病,可始终没有改掉,做事还是粗心,也因此受了不少教训。小学时,有一次,爸爸说只要我数学考试得第一,就给我买一个大遥控装甲汽车。当时我心想:那还不容易!但是,等到考试成绩下来那天,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粗心!考试时我感觉题不难,下笔胸有成竹,一会儿就做完了,还检查了好几遍,感觉应用题应该没错了,口算题那更是小意思,于是我提前交了卷子。回到家,我对爸爸妈妈说:“这次考试题很简单,保证能考好,第一名完全没问题!”爸爸不怀好意地说:“你这小子,没粗心吧 ”我腰板儿一挺,硬气地说:“没粗心!”我还让爸爸先付了玩具装甲车的定金,确保真的会买。发试卷了。发到我的试卷时,我听见老师说道:“98分,第二名。小泽,你与第一名只差一分,他99分。”我的心顿时沉了下去,再一看卷子,正是我最放心、最不在意的口算题错了一道。如果我当时再细心一点,多检查几遍,这2分就不会丢了,那我就是第一名了。我怎么这么粗心啊!都是因为粗心,我的玩具装甲车没了!我伤心地哭了。我垂头丧气地把卷子拿给爸爸妈妈,小声说:“考了第二名。”爸爸严肃却又语重心长地说:“是不是又粗心了 你粗心的毛病怎么就改不了呢 粗心会毁掉你一辈子的!我们交的定金也白费了。”妈妈温柔地劝解:“儿子尽力了,定金也付了,就买了吧。再说,第二名也不错了。”哪知,爸爸更加严肃了,厉声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不遵守信用,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定金没了就没了,让他记住,以后改掉这粗心的坏毛病。”最终,妈妈也同意了不买玩具的决定。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心想:粗心这个毛病,现在使我丢掉玩具汽车,以后会不会让我丢掉更重要的东西 唉,粗心啊!多么可恶!什么时候,我才能把它彻底赶走,让细心来到我身边呢 【点评】 本文开篇直接点明了“我”的烦恼是“粗心”,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一直没有改掉“粗心”这个毛病。接着,选取具体事例,通过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展现这个烦恼带给“我”的失落与懊悔。结尾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我”的感受,感情真挚,引人思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