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期末复习敲重点学习目标整合单元章节 学习目标梳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陆地主要水体类型及水圈构成,树立人地协调观 运用综合思维解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分析不同区域水体补给关系差异洋流及其影响 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运用综合思维,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人地协调观海—气相互作用 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以加深对地球圈层间物质、能量流动等基本原理的认识。 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思维导图回顾知识海绵城市重难知识易混易错知识点拓展——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洋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冬季时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暖流。冬季,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吹拂北印度洋的海水,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形成风海流。海水先从北半球高纬度流经赤道,再由赤道流经南半球,所以,冬季索马里洋流属于暖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离岸而去,附近东非沿岸的海水则流来补偿流失的海水,形成了上升补偿流。根据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垂直递减规律可知,夏季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索马里洋流具有寒流的性质。知识点拓展——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半球同纬度的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相比较,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必然会影响周围海域的水温;其次是从南极大陆延伸的冰舌,断裂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漂浮的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海水的温度降低;三是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海水的降温。知识点拓展——世界各海区的密度流海峡或运河 表层海水流向 底层海水流向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流向红海 红海流向地中海曼德海峡 印度洋流向红海 红海流向印度洋土耳其海峡 黑海流向地中海 地中海流向黑海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流向波斯湾 波斯湾流向印度洋北海—波罗的海海峡 波罗的海流向北海 北海流向波罗的海核心素养对接高考“最热夏天”与“暖冬”世界气象组织不仅认可“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一说法,而且还发布报告说,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十年。今年以来,全球各地几乎都经历过热浪,“热死人”不再是一句玩笑话。厄尔尼诺现象的叠加效应,让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上演,给许多地方带来了灾难。高温干旱让“烧烤模式”相继在全球许多地方上演。美国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等州今年夏天连日遭高温炙烤。干旱与极端高温,直接影响得克萨斯、新墨西哥、科罗拉多等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州的南瓜种植业,导致万圣节期间南瓜紧俏。欧洲南部和北非多地也出现持续和极端高温,意大利、突尼斯和摩洛哥分别报告了48.2摄氏度、49摄氏度和50.4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均破当地纪录。欧洲气象专家认为,2023年7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甚至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高温干旱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风险。加拿大今年的野火季持续超过5个月,累计过火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今年8月美国夏威夷州毛伊岛野火导致至少99人死亡,成为美国百年来致死人数最多的野火;同月,希腊东北部持续十余天的野火造成数十人死亡,成为今年以来欧盟境内最严重火情。高温干旱甚至影响到国际航运物流业。国际航运咽喉——巴拿马运河遭遇70多年来最严重干旱,管理方一度被迫加大船舶吃水深度限制并减少船只通行数量。在以巨量水资源著称的巴西亚马孙地区,今年夏天由于干旱与高温,当地有超过100头亚马孙河豚死亡。“最热夏天”与“暖冬”接踵而至,气温屡破纪录让科学家们相信,地球气候正在进入“未知领域”。前不久,来自8个国家的29位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分析显示,在地球健康的一些关键指标方面,人类活动已经突破了其中6个边界的安全水平,正在将世界推向人类的“安全操作空间”之外,有可能引发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反常气候吞噬着许多无辜的生命。欧洲环境署说,自1980年以来,欧洲极端天气造成近19.5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5600亿欧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报告称,2016年至2021年间,4种气候灾害(洪水、风暴、干旱和火灾)在44个国家造成4310万人次儿童背井离乡,其中95%与洪水和风暴有关。而随着全球变暖,这些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个十年的温度都高于前一个十年,且没有看到这一趋势立即逆转的迹象。海洋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冰川、冰盖消融一旦不可逆转,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灾难后果人类不能承受。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首要任务,以防止气候变化失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综合试题练习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A.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B.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A.温度、盐度、密度 B.密度、温度、盐度C.密度、盐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4.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其( )A.纬度约为20°S B.密度约为1025kg/m3C.盐度约为37% D.温度约为36.7℃5.下列对海水性质理解正确的是( )A.海雾影响航行,其形成与海水温度、密度有关B.北半球的海水温度总是低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C.“海中断崖”这一地理现象主要与海水密度有关D.大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温度几乎没有关系冷流降雪是指冬季当冷空气南下经过较大面积的温暖水面时,迅速将水面水汽冻结成雪花的降雪。较大的大气与水面温差利于冷流降雪的形成。莱州湾每年12月下旬和1月中旬冷流降雪最多。莱州湾冷流降雪东多西少,且大多数的冷流降雪发生在天气状况较好、空中有太阳的情况下,当地人称之为“太阳雪”。图为山东半岛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区域中最易出现“冷流雪”的是( )A.地中海北岸 B.北冰洋沿岸 C.北美五大湖南岸 D.阿拉伯海北岸7.莱州湾“冷流雪”时多晴天的原因是( )A.受单一气团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暖气团中水汽不足 D.大气的逆辐射较弱8.导致莱州湾"冷流雪"空间分布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位置③地形起伏④南下洋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乙丙属于流域内循环,水汽输送形成了人工降水和甲,且人工降水和甲处于并列关系,说明甲应该是降水;降水降落到地表,会直接形成地表径流,对应乙;地表径流一部分进入到城市地表水体,一部分下渗成为地下水;而城市地表水体通过丙又指向了水汽输送,说明丙应该是蒸发;丁从其他流域加入,且丁指向了输水环节,说明丁是来自其他流域的跨流域调水。由此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水循环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①错误;由于水循环的水量和发生时间的差异,会影响区域的生态和气候,同时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等环节会产生流水作用,从而塑造地表形态,②正确;人类活动只能对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例如地表径流)产生深刻影响,而不是各个环节,③错误;水循环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补充,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答案:C解析:图中③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表示海水温度,A、B错。②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和低纬减少,表示海水的盐度,C正确,D错。①由赤道附近向高纬度地区递增,表示海水密度。故选C。4.答案:B解析:读取信息,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读出盐度约为37‰,向横坐标引垂线得出纬度约为25°N,此垂线与海水密度曲线和温度曲线相交有两点,可读出密度约为1025kg/m3,温度约为23℃,B正确,AC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海雾影响航行,其形成与海水温度有关,与海水密度无关,A错。从图中看,北半球的高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B错。“海中断崖”这一地理现象主要与海水密度有关,C正确。大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温度关系密切,D错。故选C。6.答案:C解析:地中海北岸、阿拉伯海纬度较低,冬季海面温度较高,但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海气温差较小,排除AD;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冬季洋面温度较低,不能提供足够多的水汽,海气温差也较小,排除B;北美五大湖南岸位于偏北风的迎风坡,加上温暖湖面提供足够的水汽,多冷流雪,C正确。故选C。7.答案:A解析:冬季莱州湾附近多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所以多晴天,A对;副高主要影响副热带地区)排除B;冷流雪不是冷暖气流相遇形成,与暖气团水汽关系不大,排除C;晴天大气逆辐射较弱,因果关系错误,排除D。故选A。8.答案:B解析:莱州湾东部为山东半岛,地形起伏较大,冷气流经过莱州湾加热后,受到地形抬升,更易形成降雪。东部海域面积更大,提供的水汽多,海气温差更显著,所以更易降雪,②③正确;同一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差别不大,排除①;此时的南下洋流主要是冬季风下形成的寒流,会降低海面的温度,会减少海气温差,不利于冷流雪的形成,排除④。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