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项目六 电平指示器的制作教案编号:12—06—01一、教学目标1、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和符号;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3、理解虚断、虚短的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外形、符号和理想特性难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三、学情分析由于在项目五中已经学习了放大电路,这对于学生学习本项目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本项目教学时,一定要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放大电路的关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教具准备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及其外围电路、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家在项目五中学习了直流运算放大器,掌握了它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但是对于一些实际应用电路来说,由于电路本身的损耗和周围电路的干扰,一个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往往达不到控制要求,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集成运算放大器。2、新授阶段(1)出示投影(课本图6-1 LM324组成的电平指示器)让学生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的外形及引脚结构,了解图中的各元器件。并强调指出其中的集成运算放大器是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种元件。(2)先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相关知识。1)电路组成:一般都是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部分组成,如图6-2所示。2)文字符号和外形结合实物和投影展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文字符号和外形。3)图示符号:出示投影(课本图6-4 集成电路的图示符号),给学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4)主要参数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3)理想集成运放在分析和应用集成运放时,为了简化分析,通常把集成运放看成理想器件。根据理想特性,“虚短接”或“虚短”和虚断开”或“虚断”的意义。3、课堂小结:(略)4、课堂练习:可用课后习题或自备随堂练习题5、布置作业:课后习题6、板书设计:(略)7、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