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 导学案班级: 姓名: 日期:【教学目标】1、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主要植被的特征与分布3、联系主要植被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被类型2.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研学流程】【学】通过阅读课本P82-P87,标注重点(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在地球表面,除了 的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数量不等的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 ,称为植被。2、3、植被的形成过程:在新生长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被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 ,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 。这样的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4、植被的垂直结构:①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②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因素: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5.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 等环境条件。(2)稳定植被形成 明显的 结构。(3)天然植被按 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 的特征。二、森林1、森林的分布及类型:森林主要分布在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热带的森林主要有 ,温带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森林。1.热带雨林(1)分布: 。(2)特征: 。2.常绿阔叶林分布特征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1)分布: 。(2)特征: 。4.亚寒带针叶林(1)分布: 。(2)特征: 。5.红树林(1)分布: 和 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 地区。(2)植物特征三、草原与荒漠1.草原与荒漠植被:2、草原的类型(1)热带草原(2)温带草原: 。3、荒漠植被: 。四、陆地主要植被的分布植被类型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我国的分布森林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落叶 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我国的北方地区亚寒带 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草原 热带 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无温带 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荒漠 热带 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无温带 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补充思考:各植被大致为纬度分布?自主探究:探究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8年8月,北京某中学非洲研学小组从赤道附近出发,沿20°E向北行进,途中发现该区域的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变化。图中甲、丙为研学小组成员拍摄的照片。(1)甲地照片所反应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丙地照片反映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造成甲、丙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2)与甲地相比,乙地的植被________(填“有”或“无”)季相变化,乙地的乔木往往长有粗大树干,是为了___________。(3)丁地乔木多_________质叶片,主要是由于_________季少雨,蒸发旺盛,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脱水。(4)与我国东北黑土地相比,甲地的腐殖质层________(填“厚”或“薄”),土壤肥力较_________。探究二: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低碳行为积攒的虚拟能量达到一定值时,用户便可种下一颗虚拟的“树”,而“蚂蚁森林”官方和公益团队在我国对应地区也会种下一颗真实的树。图示为我国甘肃省武威市“蚂蚁森林”梭梭树景观。梭梭树叶退化成小鳞片状,顶端较钝。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武威地区的景观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梭梭树的特点,说明其适应的生存环境条件。(3)说明梭梭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价值。探究三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明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探究一:答案:(1)热带雨林; 热带荒漠; 降水(水分); (2)有; 储存水分; (3)蜡(厚的革质硬叶); 夏; (4)薄; 低解析:(1)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导致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水分的差异;甲地终年多雨而丙地终年少雨。(2)乙地植被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在干季时少雨干旱,草木枯黄,因此有季相变化,此地乔木如猴面包树和纺锤树有粗大树干主要是为了储水,以应对少雨的干季。(3)丁地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为防止过度失水,乔木演化出了蜡质层(厚的革质硬叶)。(4)由于甲地气温高,有机质分解速率快,因此腐殖层较薄,肥力较低。探究二:答案:(1)荒漠; (2)深居内陆地区,降水少,树叶缩小成鳞片状,以减少水分散失,能够忍耐长期的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能够忍耐低温环境;土壤肥力要求低等。(3)防风固沙,减轻灾害;调节局部气候,增加当地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景观植被类型和生存环境条件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武威地区的是观植被类型为荒漠。(2)树叶缩小成小鳞片状,顶端较钝,说明生存环境较为缺水,又根据所处地区可知生存环境条件为:深居内陆地区,降水少,树叶缩小成小鳞片状,以减少水分散失,能够忍耐长期的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能够忍耐低温环境;土壤肥力要求低。(3)梭梭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价值有防风固沙,减轻灾害;调节局部气候,增加当地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探究三:(1)答案:对洪峰的影响:无植被的河流洪水峰值高,集中程度高;有植被,河流洪峰较低,洪水期延长。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或削减洪峰,增大枯水径流,植被有削峰补枯的功能);洪水与枯水流量变化小)解析:由图一可知,植被可以调节洪峰的形成过程和洪峰水位高度。无植被的河流洪峰值水位高,集中程度高,洪峰形成和消退时间短;有植被河流洪峰水位较低,洪峰形成和消退时间长,径流变化较缓慢。由图二可知,植被覆盖程度影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植被可以削减洪峰,增大枯水径流;使洪水期与枯水期流量变化小,流量季节变化平缓等。(2)答案:植被能够滞留降水(例如林冠截留,枯枝落叶阻滞、吸收雨水);林地疏松有利于雨水下渗到地下,增大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流速变缓,减弱地表径流量;植被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返回大气的水汽形成云雨,水循环速度加快。解析: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主要结合蒸腾、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分析:植被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水汽,增加降水,水循环速度加快;植被能够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阻滞、吸收雨水等截留降水;植被有利于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雨水下渗,增大地下径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