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课课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课课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同步课课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0世纪前期,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大功率拖拉牵引的锌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得益于(  )
A.蒸汽机的研制与改良
B.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C.原子能的发现与使用
D.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2.某书中写道:“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大特点是(  )
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3.如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  )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亨利 福特先生被评为“二十世纪商业巨人”,他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其“好车”的驱动源于(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珍妮机
5.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在15﹣17世纪出现的potato(马铃薯)、banana(香蕉)、maize(玉米)和19世纪出现的telephone(电话)、telegraph(电报)、electron(电子)等新词,反映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C.早期殖民掠夺 工业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第二次工业革命
6.我国唐代发明火药(黑色炸药),宋代黑色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它需要明火点燃,爆炸效力也不大。而威力较大的黄色炸药是现代战争中重要的军事物资,其最初发明的目的是用于工业生产。19世纪六十年代研制成功运输安全,性能可靠的黄色炸药的是(  )
A.德国福特 B.瑞典诺贝尔
C.美国爱迪生 D.法国夏尔多内
7.“科学研究的突破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动了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这一现象发生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8.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
A.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
C.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9.如表反映的是1850﹣1900年世界工业发展指数。19世纪最后30年里世界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时间(年)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 9 13 20 27 41 59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如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科技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纵观欧美国家崛起的历史过程,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早在1662年就成立了以促进自然科学为宗旨的伦敦皇家学会,这使发明创造活动也非常活跃;1754年成立的“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也大大促进了一系列发明创造。14世纪,英国就有了保护专利的专利权垄断的法律,1642年的垄断法中不仅有禁止王室垄断的条文,也包含了一个鼓励任何真正创新的专利制度。
——摘编自罗松山《英国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法制环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为使“发明创造活动活跃”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了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了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是因为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迅速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尤其是在1879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帝国专利法,极大地增强了德国的实力,使德国很快超过了英国。同期的美国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有不少发明,但其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
——摘编自菲利普 李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快速发展的原因和英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4)综合以上几则材料你有何感想?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摘编自李佩珊、许良英《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耐用的白炽灯泡 188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870﹣1940年,城市人口由占全国人口的25.7%升至56.5%。……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拥有国民财富的59%。20世纪初,美国通过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猖狂地向拉丁美洲和远东扩张。——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德国统一后,德意志中央集权政府成立,国家统一了货币并开始大力推动铁路建设,扶植私人企业,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等法律。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立,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国立物理、化工、机械等研究所也相继建立。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材料二图片中“耐用的白炽灯泡”是谁发明的?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成就。
参考答案
1-10 DBDBD BCDBC
11.(1)措施:成立了伦敦皇家学会,成立的“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制定垄断法,专利制度。
(2)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表现: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对外贸易占世界的21%,成为了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3)德国政府重视,通过了帝国专利法;美国注重发展新的科技及成果,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吸收人才;而英国固守原有的旧技术,无视新技术。
(4)感想:重视科技创新与发明,可以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12.(1)条件:科学理论的诞生,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人物:爱迪生。影响:美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加速了美国的城市化;贫富差距巨大;美国向外进行侵略扩张。
(3)原因:国家实现了统一;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法律的颁布;高等工科教育和科技研究所的成立。重要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煤气内燃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