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历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学历案)

资源简介

21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学历案
导 读
本单元以“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为主题,有3课内容。本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是本单元第2课,内容上讲述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属于本单元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主题:和平与发展其主要内容为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但是世界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问题。本课设计体现四个亮点:一是站在世界格局的高度上,对20世纪的世界格局进行整合。二是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充分运用视频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四是将教材文本做了重新整合和重构,采用板块式设计,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三个篇章,分别构建起真实情境铺垫渲染,任务层次分明,学生基于材料进行探究,运用知识并以材料为支撑建构历史解释,为学生“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课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课时)
【课标要求】
通过世界多极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相关视频,简述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准确说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概述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认识到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将“通过世界多极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分解为:目标1“简述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将“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分解为:目标2“准确说出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将“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分解为:目标3“概述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认识到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和研读史料”,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得见学,并将目标指向“培养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实现了目标的三维叙写。
【评价任务】
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
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课从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三个方面介绍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情况。冷战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威胁当今世界不安全的因素,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
2.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表现及影响是本课的重点,认识美国人权主义的实质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和任务二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三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构建学习框架和学习的逻辑顺序,了解重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97页第一、二段正文,研读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1)
材料一:
1985年,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形势作出高度概括,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在深刻洞察世界格局变化的基础上抓住世界的主要矛盾,并精辟地概括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从而明确无误地告诉全党,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1、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出现的背景?(指向目标1)
2、威胁当时世界安全的因素?(指向目标1)
3、时代主题?(指向目标1)
材料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习近平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
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最坏的时代”指什么?(指向目标1)
5、从课本中归纳,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指向目标1)
观看视频《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结合课本回答
6、列举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指向目标1)
第二篇章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98--99页内容、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2)
1找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原因、推动力量?(指向目标2)
2、阅读课本说一说多极化的表现?(指向目标2)
3.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因素的是 。(指向目标2)
4、合作探究: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指向目标2)
5、分析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指向目标2)
第三篇章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任务三:阅读教材99-100页文字、观看视频和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指向目标3)
1.阅读课文,概述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的背景(指向目标3)
2.播放视频《不结盟运动》:
总结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政策、影响(指向目标3)
3.播放视频《七十七国集团》:
总结七十七国集团的参与国、目的、内容、影响(指向目标3)
4、阅读课文第100页内容,思考:中国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具体表现有哪些?(指向目标3)
感悟升华:我们中国应如何面对当前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设计说明:本课设计主要突出的是真实情境的创设(阅读文本、史料实证、设计问题、观看视频),层层剖析,由浅入深,培养论从史出、无证不信、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检测与作业】
1.(2023 丹东)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朝着(  )
A.两极格局方向发展 B.全球化方向发展 (指向目标1)
C.多极化方向发展 D.单极化方向发展
2.(2023春 江门期末)2023年3月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相互重开大使馆,并发表了三方联合声明。这一结果,有望极大缓解多年来沙特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竞争和对抗关系。这表明(  )(指向目标3)
A.亚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B.中国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
3.(2023 桃城区三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法国等传统欧洲强国遭到严重削弱,丧失大量殖民地,失去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控制,美国、苏联迅速填补了这些区域的权力空白,形成了两强相争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指向目标1)
A.国家利益影响国际关系
B.综合实力决定战争成败
C.团结抗战加速战争结束
D.战争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4.(2023 保山一模)二战结束后,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国家,这一局面的打开开始于(  )(指向目标3)
A.联合国的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发起 D.万隆会议的召开
二、材料解析
材料一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指向目标2)
A.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
B.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
C.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学后反思】
  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
2.学完本课,你有哪些认识 你还有什么困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