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1.2《学做“快乐鸟”》 微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1.2《学做“快乐鸟”》 微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学做“快乐鸟”(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
学段与学科:二年级道德与法治
关联课型:促进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心情记录、交流,归纳发现快乐与不开心是生活中的常见情绪。
2.通过回望分享,领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以求异思维初步掌握从不同维度找快乐的方法,能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愉快、积极地生活。
3.通过反思、质疑,初步辨析快乐的不同类别及其价值向度,明白不合理、不正当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要做只真正的“快乐鸟”。
教学工具

程序名称及应用价值
图片演示文稿工具“PowerPoint”
图片互动反馈系统“Hiteach”
通过演示文稿工具“PowerPoint”和互动反馈系统“Hiteach”软件,以小组数字为样本,即时在电子白板页面上记录学生课前作业的反馈数据,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主动探究发现,虽然快乐是生活的主旋律,但是不快乐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常见的情绪体验。在对话和探究中,提升学生对情绪的认识,让审辩式思维更具包容,使课堂拥有生成。

教学资源
拓展资料
借助拓展资料和音频创设情境,展现生活中常见的画面,通过回望生活的方式,利用已知经验建构认知。播放两段录音辅助拓展资料呈现。第一个情境是容易辨析的,第二个情境是存在辨析争议的。通过巧设扩散性问题提问,调动学生反思和质疑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片段解析

【交流心情树】
课堂实录:
教师:上周,老师请大家在心情树上记录了一周的心情,哪些同学认真地记录了?认真记录的请举手。
教师:都那么认真地完成了课前作业,真不错。请大家打开活动手册翻到第7页,数一数,这一周你记录了几件开心事,几件烦恼事?(教师即时记录)
教师:通过这一周的心情记录,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①:我发现快乐事的数量多一点。
教师:看来快乐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旋律。
学生②:每个人都有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
教师:的确,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
学生③:虽然我们每个人快乐和不开心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我们都会有快乐或不开心的事情。
教师小结:快乐或不开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的、常见的情绪体验。
设计说明:
基于学生学情展开教学,通过活动手册的回顾、反馈,完成对学生原有经验的反思。通过精心设计的三个提问,激起学生持续的思考和探究,在多向对话中,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和同伴的情绪信息,理性分析、判断,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升对情绪的认识。

【分享快乐事】
全班开展“快乐分享会”活动,学生选取这一周里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一件事与大家分享。先在组内分享,然后民主推荐一名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跳绳进步很快乐,有的同学觉得阅读自己喜爱的故事很快乐,还有的同学觉得用魔尺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很快乐……教师相机提炼、板书,学生领会到:只要用心寻找、用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快乐。教师顺势请学生交流当下的情感体验,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快乐分享会”也是让传递快乐的方法。最后,教师巧妙利用课间操让学生体会、应用唱歌的方法感受快乐。设计说明:
通过回望生活的方式利用学生经验分享、提升,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并初步掌握从不同维度感受快乐的方法,乐于用不同方法带来更多的快乐情绪体验。

【辨识快乐理】
课件出示拓展资料和音频:国旗下讲话时,主持人说错了话,全体哄堂大笑。
课堂实录:
在听音频时,有学生笑了。
教师:有同学不由自主地笑了。你为什么笑了?
学生①:因为他说错了。
教师:让我们静静地来想一想,对于这样的快乐,你有什么话想说?请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②:我觉得当时笑起来,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有点好笑。
教师:就像刚才听音频时我们很多人都忍不住笑了。你们认为呢?
学生③:不应该笑的,因为国旗仪式很严肃的。
教师:他说的有道理吗?
学生④:有道理。快乐也要看场合的。
教师:升旗仪式应该庄严有序。像刚才我们课前玩游戏时因为做错而笑了,很正常,问题不大。但如果游戏后还追着笑就不应该了。
学生⑤:不应该笑的,因为台下的同学笑了,台上的同学心里会难过的。
教师:可能会伤害别人,这样的快乐应该吗?
学生⑥:不应该。我们也有说错的时候。
学生⑦:如果是我们说错了,别人在笑,我们心里也会难过的呀!
教师:同意他观点的同学举手。为什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教师小结:在有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就笑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努力去控制自己不该有的快乐情绪。如果一时没忍住,也要马上停下来,要是笑个没完就不应该了。
设计说明:
以学生和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创设认知冲突情境,精心设置开放性问题,诸如“这样的快乐应该吗?”鼓励学生质疑,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不同观点中多维度地辨识快乐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提升逻辑性和审辩式思维能力。通过向生活学习、批判反思等道德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整理、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
观察与点评
能读懂教材编写意图,针对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教学难点——关于情绪、情感的价值辨析,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划分课时,精心设计活动,通过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悟、批判反思等道德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交流、整理原有的生活经验的过程中丰富、提升、拓展自己的经验,明白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人生的必有内容,初步学习辨识快乐情绪及其正当性与合理性。这样的教学,知识与思维共在;这样的课堂;情感与价值共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